□吴霞
今年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过境,珠海市委社会工作部9月21日发布《关于号召全市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广大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及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防御台风“桦加沙”的倡议书》后,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团体)积极响应号召,投入防风防汛工作。(本报9月29日05版)
在台风面前,珠海的志愿者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双手传递温暖。社区工作者挨家挨户排查隐患,用双语预警守护港澳居民,退役军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各展所长……这些身影里,没有超级英雄,只有平凡人的不平凡选择。他们用行动诠释:真正的城市韧性,不仅来自基础设施的坚固,更源于每个市民心中的责任与担当。志愿精神不是口号,而是危难时刻的自然选择,是城市文明最真实的底色。
志愿精神之所以珍贵,在于它超越了功利计算,展现了人性最本真的善意。外卖骑手上报安全隐患,不是为了奖励;退役军人清理倒伏树木,不是为了表彰;普通市民互相帮助,不是为了回报。他们的付出,纯粹而坚定,如同黑暗中的星光,虽微弱却足以照亮整座城市。
珠海的经验告诉我们,志愿精神不是灾难来临才需要的“应急品”,而是城市日常运行的“必需品”。当助人为乐不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长期的习惯;当志愿服务不再依赖临时动员,而是依靠稳定的机制,城市才能真正拥有应对一切挑战的底气。
风雨终会过去,但志愿精神留下的启示长存。一个城市的强大,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和GDP数字上,更体现在危难时刻有多少人愿意伸出援手。志愿精神,就是城市最坚固的防波堤——它或许看不见、摸不着,却在每一次风雨来袭时,默默守护着每个人的安全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