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珠海特区报

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智慧支持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论坛高度关注智慧渔业,围绕智能化养殖装备、海洋牧场核心技术及智慧养殖平台建设展开研讨。 本报记者 梁冠贤 摄

  本报讯 记者郑振华报道:9月23日,海洋经济产业技术高端论坛在珠海举行。中国工程院多名院士(外籍院士),与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江苏大学、中山大学、珠海市海洋发展局,以及中国船舶、中国铁建、中国能建等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海洋经济产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多元、前沿的智慧支持。

  本次论坛全面覆盖海洋工程、新能源、渔业、文旅等全产业链,精准聚焦海洋产业技术升级的核心领域,旨在汇聚多方智慧,围绕海洋经济产业前沿布局和科技赋能,展开深度对话与交流,共同探索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领域,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更强劲的蓝色动能。

  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挪威科技大学教授Torgeir Moan,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刘加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等与会专家学者,先后进行主旨发言和圆桌论坛,深入探讨了我国海洋能源综合利用、海上通用混凝土浮体、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渔业开发、海洋装备制造等核心议题。

  在海上新能源领域,论坛重点讨论了漂浮式风电的发展,特别是海工通用UHPC浮体设计建造关键技术,旨在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加速技术转化,打造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海洋新质生产力高地;同时高度关注智慧渔业,研讨智能化养殖装备、海洋牧场核心技术及智慧养殖平台建设,并就科教文旅一体化与海岛经济圈综合开发的“规投建运营”全周期评估技术进行了交流,探索相关海工装备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协同路径。

  李华军院士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广东省也正积极以新质生产力打造“海上新广东”。在国家战略引领与区域发展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此次海洋经济产业技术高端论坛的举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将为国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Torgeir Moan院士表示,本次论坛深入探讨的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浮体技术,是漂浮式海上风电商业化进程的关键突破。其技术路线成熟可靠,经济性优势显著,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为全球海上风电产业提供了极具前景的解决方案。

  刘加平院士透露,其团队研发的混凝土收缩控制与超高性能化技术体系,已成功应用于智能化养殖工船、深海采矿装备等重大工程领域。

  据悉,中国铁建近期已筹备成立中国铁建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并由驻珠央企中国铁建港航局建设运营。作为中国铁建“1+9+N”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该院将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独特政策与区位优势,紧密对标产业政策导向,致力于打造国家级海洋科技研发平台。

  中国铁建港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研究院的建设与运营单位,也是扎根珠海多年的属地企业,将充分借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政策先行先试优势,坚持以经略海洋为己任,发挥其在海洋工程领域全产业链的核心能力,为珠海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贡献港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