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薇
横琴实践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为中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法论。它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将规则衔接作为打破行政壁垒的钥匙;以产业协同为物质基础,通过产业链深度整合实现价值共创;以民生融合为社会根基,让发展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融合模式,不仅适用于粤港澳大湾区,也对全国其他区域协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四年来,横琴用实践证明了深度融合的可能:澳资企业增长57.49%,“四新”产业占GDP近七成,4000名澳门青年申请专项实习计划……这些数字背后是制度创新的力量。当港澳专业人士可在横琴执业,当医疗影像实现互认,当教育资源共享成为现实,发展要素自由流动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横琴的更大使命,是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支点。随着澳琴国际教育城的建设、跨境规则衔接的深化,这里正在构建连接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的重要枢纽。它不仅是澳门多元发展的支撑,更是中国制度型开放的试验场,通过探索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标准、贸易规则和营商环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前沿经验。
未来,横琴需要进一步突破深层次制度障碍,在数据跨境流动、职业资格互认、社会保障衔接等领域进行更大胆探索。它应当成为“一国两制”优势叠加的典范,既保持澳门特色,又吸收内地优势,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同时,要注重培育琴澳共同的文化认同,让两地从“双向奔赴”走向“浑然一体”。
横琴四年的成就令人振奋,但前路依然任重道远。当合作的深度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社会治理、从物质层面深入到文化认同,当琴澳一体化从物理连接升级为化学融合,这片热土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创新实践。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横琴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探索经验将为中国区域协同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