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珠海特区报

非遗民俗联袂出彩 文化传承焕发活力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第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巡游队伍中的舞龙、醒狮激昂奔放。 本报记者 赵梓 摄

  本报讯 记者施展华报道:9月14日,香洲区五洲花城二期广场前人头攒动、鼓乐喧天,第三届香山场城隍诞民俗文化活动在此热烈启幕。当天,凤鸡舞、醒狮、英歌舞等非遗项目轮番上阵,引得附近居民驻足围观,场面热闹非凡。

  本次活动由香山场文化传承理事会主办,翠香街道山场社区、香山社区及山场股份合作公司联合承办,以丰富的民俗展示、沉浸式文化体验,生动勾勒出香山场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活力,成为一场浸润民心的文化盛宴。

  当天9时许,锣鼓声骤然响起,醒狮点睛仪式开始,只见主持人持毛笔蘸朱砂在狮头上轻轻一点,醒狮睁眼,抬头摆尾,跳跃后又俯身行礼,憨态可掬又气势十足,现场热情被点燃。

  随后的巡游环节则将气氛推向高潮。率先登场的是城隍庙巡游旗队,旗手们身着统一服饰,精神抖擞地挥动着五彩旗,整齐划一的步伐与铿锵有力的号令相和,生动演绎城隍诞巡游会的磅礴气势。

  珠海市龙狮协会带来的舞狮表演接棒上场,色彩鲜艳的舞狮在锣鼓声中灵动跳跃、翻腾嬉戏,动作都惟妙惟肖,为城隍诞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紧接着,前山凤鸡舞也登上舞台,舞者藏身凤鸡造型内,在哨声引导下,模仿出鸡的伸颈、扑翼、觅食、啄食等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又满是童趣。颇具观赏性的飘色巡游随后亮相,孩子们化身经典故事角色,凌空立于精致的“色柜”之上,宛如仙童降临,引得观众连连惊叹;新村社区的花灯队提灯而行,灯影交错间,队员们迈着轻缓舞步,为巡游增添了一抹柔和光影。

  来自潮联小学的?英歌舞表演今年首次亮相香山场城隍诞,队员手持木槌,以刚劲有力的舞蹈展现出慢板英歌的独特英姿。“今年我们特意将英歌舞纳入城隍诞民俗文化活动,邀请到潮联小学的英歌舞队伍来表演,希望给更多青少年树立非遗文化传承的榜样。”香山社区党委书记赵玲珍告诉记者,接下来社区在文化传承方面还会持续发力,不仅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更要推动其走进校园课堂,让这份文化底蕴在青少年中代代传承下去。

  今年6月,“香山场城隍诞”正式列入香洲区第九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次活动现场还为其举行了香洲区非遗文化揭牌仪式,标志着香山场城隍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翻开了崭新一页。

  “我在这边住了十几年,每一届城隍诞民俗文化活动都没落下,这活动特别有意义,很有文化传承的氛围。”居民张先生笑言,期待这一民俗文化能活起来、传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到“香山场城隍诞”的非遗魅力。

  据了解,如今山场社区与香山社区辖区内的香山场,曾是广东香山文化的发源地,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而香山场城隍庙中供奉的“城隍爷”,原型便是昔日香山盐场的廉洁管理者——盐官谭虔源。在过去,每逢谭虔源的诞辰(农历七月二十四),香山场都会举办传统的城隍诞活动。

  “今年来看巡游的人特别多,我们还给现场居民派发装着糖果的福袋,寓意讨个平安的好彩头。”山场社区党委书记吴七根表示,希望后续每年都优化活动形式,争取吸引更多表演队伍加入,进一步扩大城隍诞的影响力,同时持续加强这一非遗项目的保护与转化,助力它成为亮眼的珠海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