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帆报道:9月11日下午,斗门区斗门镇闲置农房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斗门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旨在锚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工作目标,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
据介绍,斗门镇创新构建“1234”农村闲置物业盘活模式,镇级农房托管运营服务中心在3月份开始运作,引入“国企+集体”两种经营力量,构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社会资本”联动机制,建立集体、物业所有权人、承租方、经营者“四方共建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房托管、农民增收、农村共富”。截至目前,全镇已盘活闲置农房438栋,年收益超600万元;发动港澳同胞盘活打造粤韵茶点坊、稻香食府等“新中式”商家,培育传承居、二娘土鸡农家菜、拾陆巷咖啡馆等返乡创业案例典范。
活动现场,一席半山渡等民宿代表、小赤坎村整村盘活运营企业代表、中铁十二局项目代表、“百会进百村”代表、“双百行动”高校代表、返乡青年代表等举行闲置农房项目签约仪式,小赤坎村整村盘活案例、拾陆巷咖啡馆、二娘土鸡农家菜等主理人分享了经验。
“我2023年决定回乡发展。经过一年多的打拼,餐饮生意已经走上正轨。我觉得选择回乡创业这条路是正确的,我要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二娘土鸡农家菜负责人黄俭文表示。
“斗门镇坚持把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探索闲置农房盘活‘斗门模式’,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特色美食、乡村会客厅、创客空间等适宜产业,拓宽了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渠道。”斗门镇党委书记向杨表示,斗门镇农房托管运营服务中心将始终秉持“让投资者安心、让创业者舒心”的服务理念,持续当好“农房管家”和“项目保姆”,以最优政策、最佳环境、最强保障,让每一位选择斗门的伙伴都能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