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一所位于金湾区平沙镇的小学,登上了《中国教师报》的头版头条——这篇题为《把大地当作课堂》的专题报道,介绍了金湾区四季学校的创新教育成果:插稻秧、种果树、学做饭、做扎染……校园里,孩子们用心感受着大自然的规律,并在充满趣味的劳动中不断磨炼技能、学会独立。
金湾区四季学校“田园”模式的成功,是金湾举全区之力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金湾区坚持基础教育“硬件+软件”提升“两手抓”。一方面,建设新学校、新配套,以高质量学位供给回应民生所需;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开展教育模式创新,培养出一批创新教育成果。
优质的教育不仅是民生所呼、民心所向,更是新城崛起最坚实的底气。在可预见的未来,相伴更多因地制宜的硬件提升与教育创新,高质量的教育不仅将成为金湾区向上发展的亮眼底色,更将为珠海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采写:本报记者 甘丰恺
摄影:本报记者 张 洲
■提升硬实力:
4年新增公办学位超2万个
“现在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学,方便多了!”去年9月,珠海市紫荆中学教育集团金湖学校校区开学后,家住金湾区航空新城的李女士省心了不少。这意味着,她不用再每天通勤数公里送孩子上学,家长安心、孩子开心。
金湖学校的建成投用,是金湾区推进教育基础设施提质扩容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金湾区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引领,累计投入超10亿元,通过新建中小学9所、幼儿园6所,新增公办学位超2万个。
每年新增一批新学校、新学位、新设施的“金湾速度”,更是直观彰显了金湾区发展优质教育的决心——
2022年,平沙新城学校、金湾二小、汇海幼儿园、金帆幼儿园、观澜幼儿园、创业幼儿园投入使用,完成李兆南纪念小学改扩建,新增公办学位共5010个;
2023年,金湾一中、珠海一中附属金湾学校(含小学、初中)、领航小学、四季学校、领航幼儿园投用,完成平沙二中加固工程,新增公办学位8550个;
2024年,草堂小学、雁祥幼儿园、珠海市紫荆中学教育集团金湖学校、金湾区特殊教育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公办学位3700个;
2025年,三灶镇草堂中学、金湾区实验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公办学位3480个。
数据的对比,更能直观呈现教育供给的变化:截至2025年,金湾全区公办义务教育学位较2021年增长42%,公办幼儿园学位增长33%,构建起覆盖全学段、全人群的基础教育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金湾区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升级安防设施、优化开放时段,珠海市红旗中学、金海岸中学、三灶中学、金湾区三灶镇海澄小学、金湾区南水中心小学等14所学校体育场地提前全面实现向社会开放,满足居民群体就近健身需求。
■加强软实力:
4年招聘高素质教师超千人
高品质的硬件设施,需要高素质的师资才能发挥最大效能。金湾区坚持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教师队伍结构优化与素质跃升。
“近几年,学校来了不少新老师,他们学历高、理念新,给学校带来了新活力。”金湾航空新城小学学生家长张先生说。在金湾区的各个校园里,一批新教师的陆续加入引人关注。数据显示,2022年-2025年全区累计招聘编制内教师1000余名,在降低教师队伍平均年龄的同时,也给学校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在此基础上,《珠海市金湾区杏坛归雁计划实施方案》同步对外印发,面向全国返聘退休教师,按月发放工作补助,落实住房“一免两减”政策,发挥退休教师教学经验和“传帮带”作用。
2023年,金湾区教师发展中心还率先通过市级、省级双重认定,构建起涵盖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养、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全周期培养体系。近三年,成功培育1名珠海市“香山名校长”、5名“香山名师”,新增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8名正高级教师。
常态化的能力培训,也在推动金湾区教师队伍不断成长——今年,金湾区选拔57名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赴北师大等高校进行学习,提升教育理论与科研领导力。同时,持续深化“名师进课堂”品牌活动,开展教学示范、课例演示、专题讲座等160场次,辐射阳江、江门等地区,累计惠及教师超5000人次。
更优质的硬件设施,搭配更强大的师资力量,助力金湾区考生中考平均分持续攀升,一批教育创新成果获选为国家、省、市级范例,金湾教育在不断补齐短板的同时,也得以培育更多优秀的金湾人才,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
■打造新品牌:
促进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
促进东西部教育的均衡发展,是金湾区迈向珠海西部城市中心的关键一环。近年来,金湾教育不仅在“修炼内功”,更在“取长补短”,探索一条新的“破局之路”。
“修炼内功”,势必最大化利用现有的资源,打出一套“组合拳”。近年来,金湾区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等新模式,全面实施“初中强校”工程,深化“名校+弱校”“城区校+乡村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高质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目前,金湾区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69.7%。
“取长补短”,需要携手更好的平台与资源,共谱一张“新蓝图”。当下,金湾区已经与广东实验中学、珠海一中等名校合作开办学校,还引进了紫荆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金湾学校对外的交流也在陆续开展,与港澳教育领域交流合作成为常态——数据显示,2024年金湾区新增港澳姊妹校(园)6对,举办交流活动10余次,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
对标国家一流、省内一流的教学模式,金湾区以省级学科教研基地、市区名师工作室、学科中心组为引领,以基地校为核心节点,构建覆盖全区的“片区教研共同体”,推行“问题-研究-反思-改进-应用”教科研金湾模式,2025年上半年开展主题教研活动360次,其中跨校活动占比65%。
多元的发展模式,也催生出了更多的教育创新。如金湾区四季学校的“田园教学”,鱼林小学的“足球特色”等,一批全新的教学品牌充实着金湾教育品牌的内涵,也让更多人关注到珠海西部中心城区的崛起。“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珠海西部城市中心建设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金湾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