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珠海特区报

为高校领导入驻社交媒体点赞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王志顺

  这几天,人大学生就跟过年一样。9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官方账号“RUC小浪花”确认,小红书账号@人大刚子 为该校党委书记张东刚个人账号。近期,张东刚在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引发学生广泛讨论,其个人影像在社交媒体尤其在小红书上传播。账号内容聚焦学校建设和生活便利度,与学生需求高度契合,获得大量点赞与互动。(9月7日澎湃新闻)

  当高校领导以个人身份入驻社交媒体,与学生在同一数字空间展开对话时,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实则蕴含着教育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以实名账号与学生互动的实践,正是这种变革的生动注脚。从最初在学生拍摄的照片下幽默回应“这张很丑”,到迅速跟进通州校区班车、苏州校区扩建等具体诉求,这种打破传统沟通壁垒的尝试,正在重塑高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模式。

  这种创新实践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了治理效能的质的飞跃。传统意见收集方式如同经过多层滤网的流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难免失真或衰减,而社交媒体上的即时互动则将行政流程压缩至指尖轻触的瞬间。当领导能用“照顾好自己”这样的家常话回应学生诉求,行政指令便有了温度。

  从更深层次看,这场实践正在重构高校的治理生态。社交媒体作为以日常分享为主的平台,如今成为解决校区建设、生活服务等具体问题的议事厅,这种场景的转化恰恰揭示了数字时代的新规律:最有效的治理往往发生在非正式交流场域。学生在分享校园生活的间隙提出建议,获得的不仅是领导亲自承诺“今年开工”的郑重回应,更感受到被重视的尊严。这种互动模式巧妙地消解了传统科层制的严肃性,建立起平等对话的新空间。当高校管理者不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而是以网络邻居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时,治理便从单向的管理转变为双向的共建。

  当然,这种创新模式仍需面对可持续性的考验。个人账号的运营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如何平衡领导职务与网络互动的关系?即时承诺如何转化为长效机制?这些问题都需要制度化的解决方案。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大的实践已然提供了新时代群众路线的生动样本——不是高高在上的指示,而是蹲下来听学生说话的姿态;不是程式化的调研报告,而是“今年开工”这样的具体承诺。当高校管理者愿意走进学生的数字生活圈,治理现代化便有了最鲜活的注脚。这种转变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思维的转变;不仅是流程的优化,更是关系的重构。

  展望未来,这种创新实践有望在更多高校复制推广。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在高校治理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可以预见,数字治理将成为高校现代化的重要维度,而领导入驻社交媒体的尝试,正是这一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它不仅是管理方式的创新,更是教育理念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