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帆
从武警退伍到做一名珠海新农人,从满山遍野的荔枝到树下像凤凰一样美丽的生态土鸡,从历经台风和猪瘟到第三次坚持创业……今年35岁的林寿深继承父辈的农耕精神,在农业领域深耕,并建立媒介IP“猪哥”。十年创业,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眼下的林寿深在珠海挺好的:有三个生态养殖场,并在珠海结婚生子成家立业。
目前,林寿深正在打造2.0版共享农场,实行农场主理人管理模式,他期盼有更多的年轻人争做新农人,进一步了解农业文化、饮食文化,为“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增添新动能。
珠海十年生态养殖有收获
在斗门区乾务镇荔山村后山处,是碧波荡漾的正坑水库。水库周边满是荔枝树、龙眼树,一眼望去郁郁葱葱。
下午时分,林寿深打开围栏门走进养殖场,在一棵棵荔枝树、龙眼树下,密密麻麻的果园鸡映入眼帘:黑珍珠、三黄鸡、土鸡……“我这里有‘三千佳丽’,它们都是我的心头好。”林寿深指着一只大个头的黑珍珠说道,“过几天就可以出栏了,这些黑珍珠是客户预订的,养好了就交货。”
做订单农业和特色养殖,是林寿深在珠海从事十年养殖的收获。
“很多人说农业是一个不容易做的行业,我确实感受到了。但我一直认为只要坚持做好一件事就能看到希望,比如养好一头猪、养好一只鸡,把健康食材推向大众餐桌,并以此积极传承、发扬饮食文化。”林寿深表示。
第三次创业代养藏香猪
林寿深是茂名化州人,2007年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退伍后跟随一位农业老师,前往北京一家农业企业潜心学习,从此对农业有了较深的认识。
学完何去何从?林寿深选择留在珠海。“多年前,我父母来珠海打拼,在鹤洲东附近承包了几百亩农田,种植西芹、香瓜,做得挺好,这是我扎根珠海的缘由。”林寿深表示,2016年成立珠海市农二代原生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新农人,如今已经是珠海市新农人联合会会长。“父母是搞农业种植的,我从小就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情感,想继承父辈的农耕精神,带着使命感深耕农业。”
在蹚出一条农业之路的决心下,林寿深在荔山开启了一波三折的养猪之路。搭建养殖场、组建团队、买猪苗……几个月时间,猪场框架已经完成,12万元买来的20头种猪顺利进栏。然而,种猪来到交配期的时候,突然全部死亡。事后了解到,这20头种猪从来没有做过相关防疫。
万事开头难,林寿深收拾好心情,按照计划一步步完成养殖项目,饲养的生猪一度达到500多头。但此后的养殖之路并不平坦,经历过台风“天鸽”“山竹”的破坏、非洲猪瘟的打击,林寿深痛定思痛,在朋友和粉丝的帮助下,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做特色养殖。
说干就干,经过多次考察市场,林寿深决定养殖特色品种(野香猪代养)并建立自己的媒介IP“猪哥”,分享自己的种养日常。老客户维系得更加紧密,新客户有了更好的体验,且成本与风险都在逐步递减,林寿深的新模式得到飞速成长,公司也不断发展壮大。
打造2.0版本养殖场
随着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为适应新时代发展,林寿深考虑再三决定再次转型,将卖转为代养,在荔山村荔枝林下饲养生态果园鸡,并选定公司自主研发的黑珍珠以及优质的荔园土鸡等作为养殖品种。“主要以生态散养为主,饲料是公司研发的,其成分包括酒糟、玉米粉、豆粕、蚝粉等,以保证鸡肉的优质风味和营养价值。”林寿深介绍,公司目前饲养有近万只果园鸡。
“为适应市场发展,公司的经营理念要不断创新,从定制模式、珠海首个代养模式到共享模式,公司目前正积极打造2.0版本养殖场,实行农场主理人合伙人模式,专注小区生鲜食材定制供应,以健康绿色理念为基础,吸引年轻人进入农业领域,让更多人知农、懂农、惜农,这样一来,农业现代化生产就有了坚实基础,‘百千万工程’就有了新动能。”林寿深表示。
林寿深做新农人已有十年。其间,珠海的创业经历让他获益匪浅。“我现在有三个养殖场,还在这里结婚生子,算是成家立业了,挺好的。”林寿深深有感触地表示,农业没有捷径可走,要倾心倾力地去做方有收获,“我自己一次又一次站起来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