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奕樊
近日,金湾区红旗镇小林村新东一组合作社社长吕文强与村民代表站在金湾区人民法院执行局门口,手里攥着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情绪激动:“我们村的集体土地终于拿回来了,特别感谢法院彻底解决了困扰我们已久的难题!”
事情要从一宗执行案件说起。申请执行人小林村新东一组系案涉土地所有权人,因被执行人陈某长期占用土地,遂诉至法院。珠海两级法院审理后判决被执行人陈某自行清理土地并向小林村新东一组腾退土地,但陈某未主动履行,小林村新东一组遂申请强制执行。
2025年7月2日上午,执行干警早早抵达现场,开展腾退工作。两人突然闯入现场,情绪激动,阻碍现场执行工作。为保障腾退工作顺利进行,法警立即将二人带离执行现场,回到法院进一步调查处理。
回到法院后,执行干警待二人情绪冷静下来后,慢慢询问情况。原来,他们是案涉土地的实际占用使用人王某和吴某,2020年7月从陈某手里租了案涉土地。出于对陈某的信任,他们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也未约定租期。
“法官,我们不是不讲理,我们这几年在上面种了果树,饲养了鸡、鸭、鱼等,如今突然要腾退,我们损失实在太大。”面对法官的耐心询问,二人解释其干扰执行的原因。
“我知道你们不容易,这些果树、家禽都是你们的心血。但这地的所有权是村里的,陈某本身就无权出租。”执行干警一边安抚两人情绪一边耐心引导,“不过你们的损失不是没人管,可以通过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或协商调解的方式向陈某主张经济损失。”
经过干警们的释法析理,二人认识到自身错误,意识到抗拒执行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将面临严重的法律责任。二人当场表示愿意配合法院完成腾退工作。
当日下午,案涉土地全部清理完毕,交付给申请执行人小林村新东一组合作社。考虑到对土地的实际投入,腾退完成后,王某和吴某向法院提出希望再打捞一遍鱼塘以减少损失,执行局随即联系村委协调,村委同意了这一请求。自此,这起因转租引发的小插曲得以圆满化解。
“法官们来现场跑了一趟又一趟,多次主动与双方当事人沟通,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与顾虑,既充分维护了我们合作社的合法权益,又努力平衡各方利益,讲了法律,也展现了为民情怀。”感谢信字字真挚,表达了村民们对法院高效完成土地腾退、维护村集体资产的感激,也充分肯定了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对土地实际占用人合法权益的妥善考量。
强制执行不仅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让当事人在感受到法律威严的同时,也能找到理性维权的出口。如今,这块被占用的集体土地重新回到村民手中,不仅是生效判决“撑腰”的结果,更蕴含着执行干警对每个利害关系人合理诉求的人文关怀。金湾法院执行干警将继续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用一次次耐心沟通化解矛盾,用一个个实在举动守护好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予百姓安心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