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华
在各地竞相出台政策提振消费的背景下,《珠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不仅着眼于短期经济指标的拉动,更展现出对城市消费生态系统性重构的长远眼光,将消费提振置于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谋划,其理念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和示范价值。
贯穿全年的消费促进活动设计,展现出珠海构建全周期消费生态的系统思维。《方案》中提出的“月月有主题、季季有特色”活动体系,改变了传统促进消费的短期效应,通过持续的活动刺激保持消费市场的热度。从春季的踏青消费节到夏季的滨海狂欢季,从秋季的美食文化周到冬季的购物嘉年华,这种全周期活动安排能够创造持续的消费期待,培养稳定的消费习惯。
在消费结构转型的关键期,珠海构建的“商业消费+文化消费+服务消费”多元生态体系极具前瞻性。儿童公园与儿童剧场的建设拓展了文化消费空间,“无陪护”服务优化了服务消费体验,情侣路IP打造提升了旅游消费品质,这种多维度的消费生态构建,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当前,我国消费结构正在从商品消费为主转向服务消费为主,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珠海的多元消费生态正好契合了这一趋势。当一个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年轻人的时尚消费、家庭群体的亲子消费、老年群体的健康消费时,就能形成消费市场的“蓄水池”效应。
《方案》的深层价值,在于其将消费提振置于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中谋划。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珠海正以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通过消费场景创新、公共服务升级、产业消费协同等多维度发力,探索具有示范意义的路径。这种“消费+”的治理思维,不仅激活经济活力,更优化城市功能、提升民生福祉,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城市消费升级不是简单的商业扩容,而是城市治理能力的综合体现。《方案》的可贵之处,在于将国家顶层设计转化为具象的城市实践。从情侣路的浪漫IP到儿童公园的欢声笑语,从“无陪护”服务的人文关怀到全年消费活动的持续活力,珠海正在用温度定义消费的新高度。在这个意义上,珠海的探索不仅是消费规模的扩张,更是消费文明的进步。当城市消费充满人文关怀,当商业发展饱含文化温度,内需增长的动力就会更加持久,经济发展的底色就会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