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珠海特区报

文旅活动助推横琴“夜经济”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天沐河2025盛夏音乐会在横琴天沐河艇公园举行。

  夜幕降临,天沐河畔的晚风裹挟着音乐的旋律与美食香气,创新方中心花园的甜品满足亲子家庭的味蕾,横琴华发商都的霓虹下年轻人举杯互动…… 如今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以愈发浓郁的夜间烟火气,勾勒着 “活力岛”的鲜活轮廓。

  这片曾经“入夜即静”的区域,夜间经济正悄然萌芽。但同时,这株“幼苗”仍需培育,居民游客对夜间消费的需求尚未完全满足,部分商户对长期经营存有顾虑,如何破解难题,让夜间活力更可持续,还需在实践中持续探索与打磨。

  采写:本报记者 陈子怡

  摄影:本报记者 曾  遥

  夜经济初现雏形

  增加城市宜居宜业吸引力

  夏日傍晚,岭南蒸腾的暑气有所缓解,人们纷纷踏出户外,亲近自然。与之相配的,是越来越丰富的夜间活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暑假以来,横琴的夜间活动开始集中“上市”。2025横琴天沐河盛夏音乐会连续两个月在河畔上演,从18时至21时,从夕阳西下到夜幕低垂,“一周一会”,陪伴着周边的居民。

  除了欣赏音乐演出,活动现场还有美食小吃摊位满足游客的口腹之欲。特色果咖、铁板鱿鱼、钵钵鸡、鸡蛋仔……脂肪分解产生香气,果味带着柠檬香随风飘散,伴随着点点灯光,在夜色里荡漾发酵,酝酿出别致的烟火气。

  陈东宏是现场店铺的主理人之一,他来自珠海本地商家“嘿!朋友”团队,这次带着试点美食入驻,他表示:“天沐河音乐会人流量有保障,去年销售额就不错,现在每天能卖四五千元,品牌曝光效果特别好。”

  更南边的横琴创新方中心花园,一场跨地域的甜品节同样点燃夏夜活力。16时至21时,来自澳门、香港、中山、珠海、江门等地的40多家甜品商户齐聚,萌宠区、表演区、观影区同步开放。“选甜品做主题,既贴合广东人爱糖水的传统,也融入葡语国家甜品文化,中西结合更有新意。”活动负责人许笑妍说。

  数据显示,这场“日间轻食+夜间娱乐” 的组合,让游客平均停留延长至 4.2小时,日均人流量近2万人次,亲子家庭在乐园游玩后再到甜品节会形成二次消费,跨业态消费率比单一活动提升45%,形成了“游乐-轻食-社交”的消费闭环。

  去年新入驻的横琴华发商都,也用 “混酒生活节”探索夜经济的更多可能。7月25日至27日,每天16时到22时,酒水品鉴、互动体验吸引了 12.17万人次参与,参展酒类品牌销售额超10万元,HOYO、CHILL UP等特色品牌周末业绩增长30%-50%。

  横琴华发商都负责人表示:“夜生活不仅是消费行为,更是城市活力的体现。横琴华发商都将持续结合音乐节、市集、主题派对等活动培育夜间经济,增强横琴作为宜居宜业城市的吸引力。”

  文化补给添活力

  中小型商户在烟火气中成长

  对参与夜间活动的商家而言,销售额的增长只是“附加惊喜”,更珍贵的是品牌曝光与成长机遇。这些散布在活动现场的中小型商户,正借着夜经济的东风进一步扎根横琴。

  金磊和王佳子,是甜品节现场一家中小型商户的创办人,他们曾经是字节跳动的员工,现在一起创业,在创新方开了一家“Work&Walk Coffee”咖啡店。有别于普通的咖啡,二人店铺产品的灵感来自对大湾区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并大胆使用饮品中少用的香料,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口感,不少顾客喝完都大加赞赏。

  作为一家新生的横琴本土店铺,借助甜品节的亮相,让对咖啡有别样追求的王佳子能够更好审视自己的产品,金磊则感慨,第一次参加这类活动,不仅积累了经验,还从其他商户那学了选品和经营技巧,帮助店铺自身成长。

  “甜品节带动了横琴的人气,那段时间应该是我在创新方见过人最多的一次。对我们商家来说,能接触到各类顾客,就能听到各种需求与心声,对未来我们的定位与发展极具意义,同时也能增强我们继续在横琴发展的信心。”金磊说。

  澳门商家李汉昌带着自家白酒品牌亮相“混酒生活节”,现场商品几乎以成本价销售,对他而言,盈利并非首要目标——作为在横琴拥有多家餐饮店的经营者,他更看重的是与年轻消费者互动、推广澳门品牌的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最重要的是让更多人了解澳门的产品,和年轻人一起分享我们的文化。”李汉昌说,“品宣比利润更重要,我希望澳门的品牌能走得更远。”

  许笑妍认为,文旅产业不能只靠游乐设施,更需要“情绪消费”作为文化补给。“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开心,更能帮中小型商户更好成长,激发经济内生动力。”从本土创新咖啡到澳门特色产品,夜经济的烟火气里,正孕育着琴澳商贸的新活力。

  破局“鸡与蛋”困境

  逐步构建多元化夜生活场景

  横琴夜经济初显雏形,但记者发现,有不少人认为横琴目前仍面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相比其他已具规模的城市,横琴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容易形成“人少所以活动少,活动少所以人更少”的循环,居民吐槽 “晚上没地方去”“娱乐不方便”,商家发愁“人流量较少”“投资风险大”,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破局?

  去年12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贸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意在通过增强市场主体的数量和质量、丰富消费业态、鼓励外资及人才落户,从而激活整个商贸生态链,推进合作区商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其中,明确会对商业综合体夜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对于单次活动总支出在100万元(含)以上,在商业综合体举办特色突出的夜经济活动的企业或者社会机构,每场活动按照其宣传推广费用实际投入的百分之十五给予奖励,最高100万元。

  合作区虽已出台扶持政策,但商户们的诉求更具体:“夜间公交不方便,游客留不住”“外卖配送员少,成本高,不敢开展外卖服务”…… 夜间出行的便利性提升、配套服务的精细化完善等方面,横琴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对此,金磊认为,要想让横琴更有人气、更有活力,核心是搭建好商家与居民的互动平台,要多办音乐节、动漫展等主题活动吸引人群,同时也要打通交通堵点,“比如增加往返周边城市的公交线路和车次,让‘进来容易、出去方便’。”

  “横琴目前常住人口少,上班族‘下班即离岛’现象普遍,通过‘混酒生活节’这类等夜间活动,能逐步构建多元化的夜生活场景,让游客和上班族愿意留下来消费,提升区域活力。”横琴华发商都负责人表示,希望能进一步优化夜间经济配套政策,如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增加夜间文化活动、鼓励商家延长营业时间等,推动“夜游横琴”特色项目,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记者观察>>>

  烟火渐浓中勾勒出“活力岛”新图景

  今年6月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明确提出,要将合作区打造成为一座“活力岛”,当前初现雏形的夜经济,可以助力这一愿景落地。

  夜经济的本质,源于现代人作息模式的转变——夜间活动的丰富延长了消费时间,催生出全新的经济增长点。记者调研发现,促成夜经济繁荣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政府对第三产业(尤其是商贸领域)的政策扶持,夜间公共交通与照明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作为消费主力的年轻群体的持续聚集。

  目前,横琴已在政策层面着力扶持,夜间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记者认为还在于基础设施与特色定位上:一方面要完善交通、照明等基础设施,让“留下来”更便利;另一方面要突出“琴澳融合”标签,依托“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分线管理政策,创新跨境消费场景,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这样横琴夜经济才能真正从“流量聚集”走向“留量沉淀”,让“活力岛”的烟火气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