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珠海特区报

传统乡宴“零事故”折射监管智慧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孙世华

  食品安全监管从来不是简单的技术活。在广大农村地区,婚丧嫁娶等集体聚餐活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是维系乡村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但长期以来,这些活动往往处于监管盲区,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珠海高新区的做法可贵之处在于,既守住了安全底线,又呵护了传统民俗的温度。

  备案指导模式看似简单,实则暗含深意。100人以上的报备门槛,既考虑了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又抓住了主要风险点。菜单审核、现场核查、快速检测等环节环环相扣,形成完整闭环。这种精准施策的做法,体现了现代治理的精细化特征。

  培训体系的构建更显智慧。从厨房操作人员到社区协管员,从专业知识到实操技能,全覆盖的培训不仅提升了从业者素质,更培育了一支扎根基层的食品安全“哨兵”队伍。这种能力建设远比单纯监管更有长远意义。

  最值得称道的是社会共治机制的建立。线上备案、食材溯源、结果公示等措施,打破了政府单打独斗的局限,形成了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特别是投诉举报机制的完善,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这种治理理念的转变尤为可贵。

  现实中的隐患整改案例更具说服力。餐具消毒、生熟分区、食材储存等问题看似细小,却往往是事故的导火索。执法人员“发现即整改”的作风,体现了务实的工作态度。零事故的背后,是无数个隐患的及时消除。

  当然,这项工作仍有提升空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聚餐规模可能继续扩大,监管压力也会相应增加。建议未来可以引入更多智能监测设备,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同时加强跨区域协作,形成更大范围的监管合力。

  珠海高新区的实践告诉我们:食品安全治理既要守住底线,也要尊重传统;既要严格监管,也要发动群众;既要解决问题,也要培育能力。这种平衡的艺术,正是现代治理的精髓所在。

  期待更多地方能从这一案例中汲取经验,让传统民俗在安全的环境中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