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城市报

重大项目“加速跑” 奋力冲刺“开门红”

日期:02-10
字号:
版面:02版: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周,全国各地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正加快推进。

  重大工程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当前,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建设,奋战全年经济“开门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交通建设勇当“先行官”;修堤筑坝、连通水系,水利建设跑出“加速度”;寻油找气、追风逐日,能源建设激发新活力;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场馆建设按下“快进键”……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从南海之滨到北国边陲,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拉动有效投资,增添发展动力,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重大工程从来不是为了炫技,而是着眼于发展。重大项目之“大”,就在于其需要的资金投入量大。从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到中期施工建设、设备采购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这些投入可直接形成大量的有效投资,继而对经济增长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一段时间以来,总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重大工程建设规模大、周期长,能够有效吸纳投资、扩大内需,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需求潜力,助推经济企稳回升。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的加速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脉动愈发强劲。这些重大项目不仅为当前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同一条条动脉,将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紧密连接在一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还彰显了中国自主创新硬核实力。从“东方红一号”上天到“嫦娥六号”带回人类首份月背样品;从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到如今“四纵四横”高铁网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从“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到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建成通车;从“银河”计算机研制成功,到“神威·太湖之光”夺得世界超算冠军;从C919大型客机一飞冲天,我国掌握了民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到“嫦娥六号”任务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多项关键技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国之重器,在技术、工艺、材料和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实现诸多突破,是我国与日俱增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大国一步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真实写照。

  建好重大工程就是撑起大国发展的脊梁。从中国高铁到中国桥梁,从航天梦到大飞机梦,承载于重大工程之上的品质意识、工匠精神、奋斗姿态,是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不可或缺的内在支撑,是中华民族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重大工程砥砺前行的每一步,都凝结为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汇聚起复兴路上日益强大的中国力量。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亿万人民自力更生、勇往直前,突破一个个难题,勇攀一座座高峰,一定能让更多重大工程项目跑出建设“加速度”,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增强发展动能,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