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博物馆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太阳沟列宁街42号。早在2008年就拥有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殊荣。然而,光环背后的博物馆有过无比坎坷的前世,历经了日俄战争、日本殖民等不同时期的统治,可以说见证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沧桑。
名称的更迭折射出历史的变迁。该馆先后使用过“将校集会所”“物产陈列所”“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关东厅博物馆”等称谓。1945年后更名为“旅顺东方文化博物馆”“旅顺历史文化博物馆”,直至1951年苏联政府将其移交中国政府后,正式定名为“旅顺博物馆”。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馆名庄重典雅,至今仍悬挂在正门上方。
视觉下的博物馆凝重、典雅,以至使人不知不觉产生肃穆感。它的整体构建,既有欧洲的文化也有东方的风采。大门两旁,古树苍翠挺拔,如卫兵在站岗值班,而左右两边的石狮,形体硕大,好不威严。
博物馆分主馆和分馆两个部分,两馆相邻,馆内除了有讲解员,也设有语音导览和多媒体查询等辅助设施。
一眼望去,主建筑以顶部塔楼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一个个柱廊拔地而起,错落有序,从上到下写满了希腊复兴时代的色彩;时隔多年,拱形门廊上的樱花图案依旧清晰可见;墙檐上,古罗马建筑中常见的三角山花,始终保持甜美的笑容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植物也好、动物也罢,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抬头望见,南北天花板各具特色,北厅的,为木式纵横斗拱,南厅的,则为拱券顶式;其他立面装饰繁缛,每个细节都透出古朴的雅致,让你在观展的同时情不自禁发出一声感叹:单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华丽的艺术品了。
我们顺着方向逐一参观。据介绍,旅顺博物馆现有藏品6万余件,文物资料20余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218件,涵盖了青铜器、陶瓷器、玉器、书画、印章、钱币、甲骨、石刻、竹木牙雕、文献档案以及外国文物、大连考古等。显然,历史文物陈列是博物馆的基本体系。因为穿行中我们发现一楼除了佛教艺术造像,还有古代货币、铜镜、新疆文物以及书画等藏品。二楼珍藏的主要是古代青铜器、漆器、珐琅工艺品以及技艺精湛的竹雕、木雕、牙雕等艺术品。
主馆出来,我们移步来到分馆。分馆的一楼,着重展示大连当地从商代到清代出土的各种文物,如瓦房店古龙山遗址的脊椎动物化石等等。琳琅满目的珍品,着实让游人大开眼界,令游客进一步了解辽东半岛的古代文明。
分馆的二楼,精彩纷呈,展品主要来自亚洲其他国家,在这儿,游人既可观看日本古代的书画作品、日本古代和近代的陶瓷艺术,亦可欣赏古印度的石刻艺术和朝鲜古代的陶瓷艺术等。
行走的意义便是收获。透过一个个木质镶嵌玻璃的展柜,包罗万象的物产尽收眼底:庄严厚重的商周青铜器、斑斓鲜活的唐三彩、古丝绸之路的佛教瑰宝……它们虽然不言不语,然而,静默中显现光芒,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敢,也听到了时光深处传来的悠长回声。
从旅顺博物馆出来,我和同伴一致肯定:“博物馆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珍藏、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成了一座让人敬仰的文化载体。(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