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耳蜗少年与他的“有缘人”

日期:10-06
字号:
版面:4: 教育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和引路人,殷勤耕耘,用心呵护,静待花开。2021年的秋天,我迎来了新一届初一班级,担任班主任。像往常一样,在正式开学前一周,我开始逐个给孩子们家里打电话,希望提前了解每一个即将走进我生命的小身影。

我了解到班里有一位特殊的孩子——小彭,他是一个听障儿童,并有语言障碍,表现为口齿不清,发音困难。据了解,小彭2岁的时候做了人工耳蜗手术,他妈妈给我看了孩子的残疾证。妈妈还告诉我,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被同学嘲笑过,说他听不见、不会说话,是个智障,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小彭妈妈说她非常希望孩子能够像正常的孩子那样上学,不想去特殊学校,于是报名的时候妈妈隐瞒了孩子的真实情况。

了解情况后,我思考了很久,我觉得我应该向学校汇报这个孩子的真实情况,并不是为了推脱,而是希望这孩子能得到多方力量的帮扶。我觉得应该尊重家长和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一个机会。都说“佛度有缘人”,我会是他的“有缘人”吗?

初一入学报到那天,我一眼就认出了小彭。我微笑着看着他,主动打招呼:“你好呀,小彭!欢迎来到我们的学校,很高兴成为你的班主任,你可以叫我张老师。”只见他笑了,艰难的发音“张——老——师——好!”。有时候“破冰”很容易,只需要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次握手。

就这样,小彭愿意跟我说话。每当我听不懂的时候,他都会努力反复发音,我送了他一些便利贴,我们有时候也会通过便条沟通。小彭很敏感,同学之间轻言细语,他听不见,他就会觉得是在说他的不是,就会很急躁,甚至会不礼貌地开骂。记得那时我写了一张便利贴给他“骂人一时爽,但后患无穷”,然后抽空跟他聊起粗言脏话的坏处。这孩子很受教,我们约定,每当看见自己的成长,就要写一篇日记,把自己的成长记录下来。他的日记本里写有很多我说过的话,如“发现身边的美,接受不完美是学习的最好机会”“做了他人活,巧了自己手”、“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有能力就要做大事”、“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等,还有一些我写给他的便利贴,他也贴在了日记本上。看到小彭的不断成长,我感到很欣慰。

我理解小彭,不代表其他同学也接纳他。我得找个机会,最好是小彭不在场的时候。9月开学第一天晚修,小彭的耳蜗没电了,他写字条给我,申请回宿舍拿耳蜗电池,我叫了个学生陪同。我想机会来了,于是我说:“同学们,我们非常有幸认识到一位特殊的同学,这将是我们人生中难能可贵的一次经历。但这位同学需要我们的帮助,希望同学们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能真心接纳他……”我把小彭的情况跟大家摊牌,万千同学中,他们有缘成为同窗,这是缘分,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珍惜这个缘分。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彭慢慢融入了这个班集体,他在这个集体里也非常努力上进,爱生活、能创造、会学习。2023年,经过投票选举,小彭被评为“十大校园感动人物”,2024年中考以733.66分被我校鸿雁班录取。

小彭说他有一个梦想,他想成为一个党员,就像疫情时奔赴武汉的“逆行者”那样,就像汶川地震奔赴救灾现场的那些工作人员那样,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义无反顾地献出他的一份力量。虽然他一个人的力量杯水车薪,但他坚信一滴水只有汇入江河湖海,才能彰显他的价值。希望他能够坚守这份初心,勇毅前行。

(梅州市梅雁中学 张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