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新发
以往的中秋节,我都会带着妻儿回老家。每次我们带着孩子回到老家后,母亲高兴得总是难得清闲,她整日在厨房里,煎炒煮炸焖炖焗,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都搬上餐桌。今年不忍母亲如此操劳,我和媳妇商量了下,准备接乡下的母亲到城里来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让我们为母亲的忙碌“解绑”。
中秋前夕,我给乡下的母亲打电话,说明了我们的想法,没想到母亲一口回绝。母亲说:“儿子,你们刚装修了房子,我大孙子还要上兴趣班,压力大着呢!我就不去给你们添麻烦了,再说乡下人也不兴过啥节。”后来,禁不住我们的苦苦劝说,加上母亲对孙子也确实很想念,她便同意来城里一趟。
中秋节这天一大早,当我们一家三口还在睡梦中时,被一阵急促的门铃声吵醒。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母亲,她提着几大包家里的“土特产”,正发丝凌乱地站在门外,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我惊道:“妈,您怎么要来也不跟我打声招呼?不是说好了我去接您的吗?”母亲笑道:“我想着现在油费那么贵,你开着车来回折腾也很辛苦,我就干脆自己搭车过来了。”母亲话音刚落,就让我把东西拿进来,她却直奔我们的厨房忙活起来。我把母亲带来的几大包东西拿进来时,眼睛里如同吹进了沙子一样有点难受。我赶紧缓了缓去厨房帮母亲。不一会,母亲便把一桌可口的早餐准备妥当。孩子醒了看见奶奶过来了,也高兴得手舞足蹈。
吃过早饭,我和妻子让母亲先休息一下。迟点想带她出去,一家人在外玩一玩。母亲说什么也不想去,让我们一家三口出去玩,她看家。下午,母亲拧不过我们,还是被大孙子和我们一起拽了出来。我们带母亲把城里好玩的景点都细细地看了一遍,看见母亲那苍老的脸上露出了孩子一样的开心笑容,我知道母亲来城里是快乐的。“十月恩胎重,三生报答轻”,我想起这句诗来,不禁感叹以后有机会一定带母亲也去别的城市走走。回来的路上,媳妇想到母亲已许久没添置新衣,便拉着母亲去了那家大商场,为母亲选了几身特别得体的衣服。开始母亲不让媳妇买,旁边的儿子当参谋,也让奶奶买,母亲也就顺了我们的意愿。当母亲在收银台知道衣服价格后,心疼极了。回到家后,母亲还一个劲地唠叨,说城里的东西真是贵得很,说我们不该给她花这个冤枉钱,还说她早知道就不来了。我知道母亲为我们省惯了,从来不为自己考虑。来城里了还啥都为我们着想,让我心里有点酸酸的。
所以,后面几天,母亲说啥也不肯跟着我们出门了,天天宅在家里,精心地为我们烹制一日三餐,抢着做各种家务,忙得脚不沾地。原本让母亲来城里,是想让她来享几天清福,谁承想她却把“战场”从老家转移到我家里,我和媳妇既心疼母亲又拿她没办法,也只好在家多陪陪母亲唠唠家常。假期没有出行计划,在家宅着,有母亲陪着,孩子欢笑,也不失为中秋的岁月静好。
愉快的假期时光倏忽而过,母亲以家里还有农活要忙为由,拒绝了我们让她多住几天的挽留,执意回了老家。送走母亲那天后,我和妻子在整理房间时,无意中发现了压在被子下的一沓钱,细数一下,整整一万块!我正愕然时,电话铃响了,是母亲打来的。还未等我开口,电话那端的母亲便说道:“儿子,我走的时候,在被子下留了一万块钱,这一趟过来,你们带我游玩,还给我买衣服,花了不少钱,你们要在城里立足可不容易,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妈老了,帮不上你们什么忙了,这一点钱你们就拿着吧,算是妈的一点心意,你别担心,家里啥都有,用钱的地方少……”听了母亲这些话,我眼睛又难受了起来。
“爱子心无尽”,母亲呀,中秋本来我们想给您一份清闲和享受,您却还是和我们回老家一样,为我们这个小家操碎了心。母爱,在这个中秋绵绵长长,持续守护着我们这个小家,如此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