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引导少年儿童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我市各中小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国庆活动,学生们也纷纷为国庆节创作了许多书画、文字作品,本报特挑选了其中的优秀作品刊登,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笔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飘扬于时空的信仰之色
●黄瀞怡(梅江区北实双语学校806班)
红旗招展,拂过长江千年水脉。母亲河用涛声谱就摇篮曲,将新生的中国轻轻托举。黄土高原的褶皱里,文明根系破土而生,在昼夜交替的节律中孕育出璀璨星河。这片土地孕育我们,塑造我们,最终将我们拥入怀抱。迷雾散尽,新时代的中国正如朝阳喷薄,那抹鲜艳的红跃动在每一寸山河之间。
晨曦初露,天安门前的旗帜与朝阳同步升起。肃穆的赤色倾泻而下,为国之仪容镀上金光。历史在旗杆下盘旋——百年前的烽火硝烟,曾刺痛民族的尊严;而今铁甲列阵、银鹰掠空,现代化强军利剑出鞘。这面旗帜见证过屈辱,更见证崛起: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到朱日和扬起的滚滚烟尘,先烈用热血浸染的旗帜,终成护佑和平的铠甲。
海风呼啸,辽宁舰甲板上的红旗卷起千层浪。在蔚蓝疆域之上,金红星徽成为移动的国土。这不仅是震慑敌人的烈焰,更是十四亿人昂首世界的底气。桅杆顶端那抹红,沐浴过太平洋的朝晖,亲吻过印度洋的星月,见证着深蓝梦想的启航。当航母划开万顷碧波,旗帜飘荡之处,便是中华海疆!
校园熹微中,红旗轻抚着晨读的少年。墨水与阳光在纸页间舞蹈,国歌声穿透时光,将希望的种子播进心田。孩子们指尖触摸旗帜的纹路,如同触摸民族命运的脉络。那些墨香浸润的手掌,终将托起明天的旷野。这里飘扬的不仅是旗帜,更是一个民族对未来的全部想象。
从嘉兴南湖红船启航,到长征路上永不倒下的旗帜;从延安窑洞前的信仰守望,到西柏坡进京赶考的誓言——这抹红早已熔铸进民族血脉。它闪烁在实验室彻夜不熄的灯火里,流淌在建筑工地的汗水里,跃动在边防战士的脚步声里。无关年龄职业,无论天南地北,当亿万颗心随着同一面旗帜跳动,便汇聚成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
信仰如火,代代相传。每当风雨来袭,这抹红便会唤醒刻在骨血里的勇气:汶川地震时逆行者的迷彩红,抗疫战场上党员徽章的初心红,奥运赛场上运动健儿的拼搏红。它们交织成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在历史长河中标注出永恒的精神坐标。
旗帜依旧飘荡,从实体到心灵,从历史到未来。当新一天的太阳升起,这抹穿越五千年文明、浸染着英烈热血、承载着复兴梦想的中国红,将继续在世界的东方猎猎作响。
(指导老师:叶玲利)
嘉应古城里 那抹国庆红
●杨双绮(梅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601班)
国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梅州嘉应古城的青石板上。转眼间,老街就被一抹抹鲜亮的中国红点亮——斑驳的骑楼檐下,五星红旗顺着木梁垂挂下来;老字号腌面店的门框上,店主阿婆正仔细贴着小红旗;就连巷口卖客家炸丸子的摊位,也插着面小国旗,在香气里轻轻摇晃。望着这满眼的红,我忍不住在心里默念: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我爱五星红旗,我爱你中国。
老街早成了热闹的“红海洋”:穿蓝布衫的爷爷,坐在百年老榕树下,用客家话教小孙子唱《歌唱祖国》;我们举着小国旗,追着卖糖画的师傅跑,笑声裹着麦芽糖的甜,飘满整条街;还有游客叔叔阿姨,举着手机对着骑楼与国旗的合影,镜头里,阿婆端着腌面走过,笑容和热气一起被定格成最美的画面。
这老街的中国红,不只是节日的装饰,更是古城与祖国一起成长的见证。从前,老街的路是坑洼的泥路,买东西要走好几条巷;现在,青石板路铺得平平整整,扫码就能买到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蒸发粄。爷爷说,以前古城墙边都是旧矮房,如今修好了古城门,还建了客家文化展,外地游客一来就夸“嘉应古城真有味道”。这变化,藏在阿婆汤圆店新增的“外卖接单器”里,藏在古城墙上“非遗客家竹编”的新招牌里,更藏在我们逛展时,听讲解员说“这是老祖宗的智慧”时,胸口那股甜甜的骄傲里。
抬头望着骑楼间飘扬的五星红旗,那抹红格外耀眼,我忽然懂了:爱国不是喊口号,是藏在古城的小事里,藏在我们的日常里。是跟着老师学客家山歌时,认真记下每一句歌词;是参观古城墙时,轻轻抚摸砖上的纹路,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是升国旗时站直敬礼、大声唱国歌,是写作业时认真算对每一道题,努力成为优秀的少先队员。
这个国庆,不用讲豪言壮语,带着小小的目标努力就好:下次学客家童谣,要唱得比阿婆的汤圆还甜;逛古城展时,多记一个“嘉应古城为什么叫‘客都’”的问题;每天的作业,字要写得像青石板路一样整齐。我们在古城里认真长大、使劲努力的模样,就是祖国最美的风景。让五星红旗,永远飘在嘉应古城的老街上,飘在我们追着梦想跑的小路上!(指导老师:刘俊青)
十月红在心中
●罗唯嘉(梅江区客都小学405班)
老师说:“十月的红藏在风里呢!”我拉着妹妹的手,要去把它们找出来,看谁找得更多。
十月是祖国母亲的生日,天地格外红。这抹红,藏在校园里高高飘扬的旗帜上,那是祖国母亲美丽的笑容;这抹红,藏在街道上一排排高高挂起的红色灯笼里,那是人们红红火火的小日子;这抹红,藏在大门前一条条红色的横幅中。横幅上跳跃着的烫金大字“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那是专属于秋天的荣耀;这抹红,还藏在人们手中挥动着的小小红旗上,它们欢快地跳着舞,那是人们内心按捺不住的喜悦……
妹妹举起刚捡到的红枫叶,得意地说:“我找到会变红的叶子了。”我笑着点头,心里却觉得这抹红藏得更深呢。回到家,我看见风儿翻开那本老旧的抗日英雄故事书,突然发现,原来十月的红,还藏在故事的字里行间。
书里有个《小萝卜头》的故事。小萝卜头才几岁大,就跟着爸爸妈妈被关在牢房里,可他从没放弃过对知识的渴望。狱友叔叔们偷偷教他认字,他就用小石子在地上写,用树枝在墙上画。有一次,他还帮大人们传递秘密消息,小小的身影在牢房里穿梭,眼里闪着像星星一样亮的光。老师说,那时候他和无数像他一样的人,把勇敢和坚强揉进了红里,才染亮了我们今天的红旗。
合上书页,窗外的红旗正被风儿掀起一角,红得耀眼。我突然懂了:十月的红,不只是今天的灯笼、横幅和小旗子,更是故事里那些勇敢又温暖的红。这抹红,在我们眼里,在我们心中,从不曾忘记,那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守护的颜色。
(指导老师:曾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