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那舟 那月 那人

日期:10-02
字号:
版面:3: 梅花       上一篇    下一篇

□罗敏

暮秋时分,初到洞庭湖畔,眼前的岳阳楼,在萧瑟江风中默然矗立,檐角牵挂着几缕残云,想必千年之前,杜甫看到的也是这般景象吧。

告别成都的草堂的杜甫,一直漂泊在路上、江上,一直在颠沛流浪。那些年,他就像是一艘飘荡无依的小船,江船是孤零零的。他,也是孤单单的。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船往夔州,夜已经很深很深了,水中的月影离他很近很近,像是很愿意倾听他的诉说。他跟月儿说,他怀念那简单的草堂,那里是他后半生最温暖和惬意的天堂;他一直把它当做归宿,没想到某一天还是要背起行囊。他跟月儿说,许多年前,他也曾一次次远行,也爬过了很多的山,涉过了很多的水,看过了很多的日升和月落。他说很多很多年前,他在东边登上了一座很高很高的山,迎接那里绚丽的日出,站在山顶上,他看到其他的山都很小很小……绚烂的朝阳和他的锦色华服交相辉映,映照在他灿烂的笑容,映照在他那朝气蓬勃的脸庞。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船抵忠州,高高的桅杆下,冷冷的月光将他长长的影子,投射在浩渺无垠的江面,江水在荡动,轻舟在荡动,月色在荡动,思绪也在荡动。离开了成都的家,去阆州,往嘉州,经渝州,寄夔州,历江陵……他就像是水上荡动的舟,水中泛动的月,像天地之间一只渺小孤独无助的沙鸥,找不到微微的细细的巢穴安放自己。夜深深,月冷冷,船寂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曾经的梦想,就像水中靠近他的小圆晕,一圈圈地漾开去。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时是春天,小舟辗转潭州,寄身江上。他喜欢春天,也喜欢春天的燕子,他写了好多关于燕子的诗:“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没承想,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他和苦心经营、到处筑巢的燕子居然别无两样。他立在船头,想和老朋友说说话,可燕子在他乡已是忘了旧识,穿花贴水离去了。燕子呀燕子,你和我都是这片陌生土地上的客人,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呢?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船沿江陵、公安漂泊至岳阳。风灯在孤舟中摇曳着,望着不远处那浩浩渺渺、影影绰绰的岳阳楼,他想:那曾是我很多年前就想去的地方。第一次听到那座楼的名字是在哪呢?不知道是不是当年山东泰安的那家酒楼?唉!该去的人不应该是今天这个样子。这个白发苍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跌跌撞撞的风中残叟?岂是当年想象中登楼的模样?“昔”“今”之间,是一段那么漫长的距离,远到不能回首看,回头望。

他,用冰冷的江水洗着满脸的风霜,对着水镜中苍老的脸,他想,他什么都没有。没有亲人朋友的音信,没有远方的惦念,没有温暖的家,也没有找到希望。他,用月下澄澈的江水洗去两眼的浑浊,对着水面上那双漆黑的眼眸,他想,其实他还有很多。这些年,他尽尝人情冷暖,遍阅世间百态,明了世间种种。他,虽然失去昔日明朗阳光,但是收获了深邃和洞察。

因为这深邃洞察,他让孤舟不再是飘零的注脚,而是承载天下的砚台。他,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着破碎的山河,用枯瘦的手蘸起人民像墨汁一样浓黑的悲哀,记录唐朝由盛转衰。他的笔,写下了四千年文化中庄严,瑰丽,永久的一道色彩。

提起唐诗里的小船,耳畔似乎响起稚嫩的童音:“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唐诗里的小船,往往是孤独承载着寂寞,往事伴随着怀念,夜色眷恋着故乡。当唐诗的世界里从远处漂来一艘孤单的小船时,那些令我们熟悉的几许情思和味道,就在文化的长河里泛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