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平
或许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评语、一句话,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九月的风捎来教师节的讯息,也掀开了记忆的扉页。对曾经教导过我的许多老师,他们的形象总会时常萦绕在心头。而我最怀念的,是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时的语文老师——伍瑜辉老师。
那时的伍瑜辉老师才二十多岁,年轻、开朗,却不失稳重。他身材瘦长,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举手投足间既有读书人的清逸,又饱含为师者的温润。
伍老师一辈子扎根于乡村教育,更长时间是在我家乡的村小担任校长。他在我三、四年级时教我语文课。他讲课一点也不枯燥。讲解课文时,他声音抑扬顿挫,严肃中不时穿插幽默的语言,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间就上完了一节课。伍老师语文知识功底扎实,而且非常注重教学方法,总是把课文讲得鲜活生动,把语文基础知识教得全面透彻,让学生们对他的课充满兴趣,也丝毫不敢懈怠。他对成绩好的学生总是不吝鼓励和表扬,对成绩稍差的学生也从不另眼相待、厉声呵斥,反而总是诙谐地笑着与他们交流,不断给予鼓励。
我一直觉得,自己之所以这辈子喜欢文学、热爱写作,除了从小爱阅读书籍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初学写作时伍老师给予我的指导和鼓励。记得他在指导作文时常说:“写作文就是写你经历的和看到的,就是把平时听到、见到的事情如实写下来。”小学三年级时,伍老师布置我们第一次写一篇半命题作文——在此之前我们写的都是段落练习。作文题目是《记一次……》。因为我经常放牛后,多次看过“牛斗架”的场面,于是就写了两头公牛相斗的过程,题目定为《记一次牛斗架》。可能因为我把牛斗架的过程写得比较真实、生动,伍老师在那篇作文后面不吝笔墨,洋洋洒洒写下一段评语:“作者善于观察,把一次牛斗架的过程写得具体、生动、真实,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字里行间满是赞许。伍老师还给了我那次作文全班最高分——80多分,并当着全班同学朗读了我的作文。
伍老师的这个评语对我的影响是终身的。多少年来,我一直津津乐道于这句评语。它使我为了每次作文都能赢得老师的好评而不断努力。这也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使我深深地爱上了写作,最终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一名作家。多年后,当我自己也走上教育岗位,批改学生作文时,就格外注重用评语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再差的作文,我也要先表扬一两个闪光点,再指出不足。真的,教师的工作就是这样神奇,或许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评语、一句话,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有一年冬天,镇教委组织全镇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作文比赛。由于我的写作一向比较好,伍老师就推荐当时正读四年级的我去参赛。
参赛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我们比赛的地点设在镇中心小学。从我们村到镇里有10公里,全是泥沙路,是一条仅能通拖拉机的乡村公路。当时,还没有通公交车。比赛的前一天,伍老师就对我说:“明天去比赛,我载你去吧!”
那天早上,因为早上8点半就要开始比赛,所以,我起得很早。天还没完全亮,我吃了母亲起早煮的鸡蛋面,踏着黎明淡淡的微光出门。
当我走出家门来到村中的马路上时,远远就看见一个朦胧的身影正站在一辆自行车旁边。我走近一看,是伍瑜辉老师。伍老师比我还早,已经在这里等了我一会。
时近秋末,天气已较为寒冷。嘴里呼出来的气,已像烟雾一样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为了送我去参赛,伍老师那么早就冒着寒冷起床了。记得我当时还不大懂得表达感动,只说了句:“老师,您那么早啊!”
伍老师笑着说:“来,我们出发吧。”
秋天的早晨,凉意阵阵。我不禁为前面的伍老师担心。他在前面风大。我问:“老师,冷吗?”他说:“不冷啊,没关系,现在开始出汗了呢!”
一个小时后,太阳也出来一会儿了,我们到了镇上。伍老师带我去街上吃了早点,又载我到比赛的地方——镇中心小学。
那次比赛,我出乎意料地拿了全镇第一名。
这次比赛获奖深深激励了我,也为我今后的人生道路埋下文学的种子。后来,随着年岁的逐渐增长,每当想起伍老师在我写作路上所给我的激励,心里的感动就愈增加一分。
数十年来,我一直跟伍瑜辉老师保持密切的来往。每年春节,我都携全家前往拜访,也还能时不时聆听他的教诲,让我能一直感受着幸福的师生之情!
然而苍天不公。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25日,敬爱的伍瑜辉老师因病辞世。8月27日,我们夫妻专程驱车赶回老家,为他送行。走在数百名为伍老师送行的乡亲们和他的学生们中间,伍老师的音容笑貌恍在眼前,我不禁热泪盈眶,悲痛难言。
恩师之情,长存于心。青山不老,师魂永在。伍老师,唯愿天堂没有病痛,愿您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