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梅高速水车服务区既是多功能高速驿站,也是一座展示客潮文化的综合性服务区。(高讯 摄)
本报讯 (记者郑炜梅)9月29日上午,汕梅高速水车服务区开通运营,补齐了汕梅高速原有路段服务设施不足的短板,提升了群众出行体验。
水车服务区是我市首个特色服务区,位于梅县区水车镇与梅南镇交界,紧邻206国道,占地160亩,采用双侧分布设计,于2024年5月动工建设。
服务区主楼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团队打造,以“山水入画、客潮交融”为设计理念,两层式建筑融入客家山区和潮汕建筑意象,既显地域文化特色,又保证布局层次分明。服务区设计颇有巧思:鸡公碗、斗米天花、水车装置、嵌瓷龙……点滴细节、一物一景都在努力打造“可驻足的风景”和“可感知的文化馆”。
功能配置上,服务区设483个停车位,其中含46个新能源充电车位、8个残疾人专用车位,满足多元停靠需求;配备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及第三卫生间,兼顾特殊人群便利。“司机之家”全天候免费开放,内设热水淋浴区、茶饮阅读区、胶囊休息舱。
开通活动现场还设有助农直播间推广梅州特产,同步举办非遗剪纸、客家山歌、杯花舞、英歌舞等体验活动与文艺展演。
记者获悉,水车服务区后续将开通“后门”连通水车镇,旅客可通过“后门”到周边茶山村等村庄感受客家乡村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