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思杰 通讯员 刘映宏
近年来,在兴宁市人民医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该院外科党支部及其下属普通外科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度融入学科建设与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全过程。如今,通过党委高站位谋划、支部精准发力,该院普通外科以精湛技术和人文关怀,不断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与体验感,谱写了一曲“党建红”引领“技术蓝”、传递“仁心温度”的动人篇章。
党建领航
点燃技术革新引擎
近年来,兴宁市人民医院党委立足长远,高站位部署学科发展规划。该院明确将腔镜微创技术、腹部肿瘤规范化综合治疗等,作为提升普通外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方向。
该院外科党支部积极响应,推动“党建+业务”融合模式,将支部建在学科发展链上。在兴宁市政协委员、普通外科主任严晓东的带领下,支部党员骨干朱勇、李柳清、黎巧燕等率先垂范、勇挑重担,成为引进应用新技术的“排头兵”。该科室先后组织引进应用新技术10多项,如引进应用4K+3D荧光腹腔镜系统,精准区分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实现手术精准度的飞跃。
“党建是引擎,技术是先锋。我们始终要求党员在技术攻坚中冲锋在前,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克技术难关、服务患者健康的强大动能。”兴宁市人民医院外科党支部书记杨江裕道出了学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引智聚力
专家支撑惠泽患者
为突破技术瓶颈,快速提升服务能力,兴宁市人民医院党委创新实施“专家教授团队支撑+专家教授定期坐诊”柔性引智模式。
目前,该科室已柔性引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创奇、李广华、戴伟钢、王志雄等知名专家教授传道授业、坐诊服务。“原本以为患这么重的病需要到大城市的医院求医,没想到在自己家附近就可以解决。”一位罹患胰腺癌的老人便是受益者之一。据了解,面对复杂凶险的病情,在专家教授指导下,普通外科主任严晓东带领团队成功为他实施了高难度手术,精准切除了病灶,让老人重获新生。
“这支‘家门口’的高水平专家教授队伍,成为广大患者的‘定心丸’。”兴宁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医院负责人刘示说道。专家教授团队的持续赋能,不仅带来了顶尖技术,更将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留在了医院,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团队,提升了普通外科综合服务能力。据统计,兴宁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年收治住院病人达2000多人次,诊治专科门诊病人1800多人次,树立了县域专科综合服务能力标杆。
精进不止
技术温度齐头并举
在兴宁市人民医院党委的引领和外科党支部的有力指导下,该院普通外科高质量发展持续走深走实,创建成为梅州市临床重点专科。
据介绍,该科室充分依托医院医学影像科、肿瘤内科、放疗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协作(MDT)的强大支撑,已成熟开展了一系列高难度四级手术。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腔镜微创根治术联合个体化综合治疗、胰腺癌手术联合精准化综合治疗、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清除术等。现每年完成手术达1300多台次,其中三四级高难度、风险高的手术占53%以上。
技术精进的同时,科室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大力推行“加速康复外科(ERAS)”新理念。通过优化手术期管理流程,促进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加速了康复进程。让群众在享受到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医疗服务的“温度”,就医的获得感、体验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2024年,该科室收到群众送的锦旗60多幅,群众的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
兴宁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普通外科在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科高质量发展、以温暖服务传递医者仁心的特色之路。医院将继续扬党建之帆,破技术之浪,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再造一个新兴宁”和健康兴宁建设贡献新的卫生健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