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吴丽伶)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急救日”,今年9月13日是第26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急救与气候变化”。日前,在梅州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由梅县区松源镇政府、梅州市松源商会、梅州市博爱应急救护培训中心联合梅县区松源中学和梅县区松源镇中心小学主办,中共梅州市社会组织委员会和梅县区红十字会协办的应急救护公益培训走进梅县区松源镇学校,将守护生命的技能带进校园。
在梅县区松源中学,梅州市博爱应急救护培训中心讲师为14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堂系统、规范的急救课程,内容涵盖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着重操练了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关键技能。讲师通过分解动作、演示操作、纠正错误和逐一指导,确保每一位师生不仅听懂,更能动手操作,切实掌握这些救命技能。松源中学的一名同学在培训后兴奋地说:“我学会了‘剪刀、石头、布’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后若遇到类似情况,我也能帮助他人!”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梅州市博爱应急救护培训中心讲师将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运用生动语言、互动游戏以及丰富的视听案例,强调学习急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点讲解如何预防中暑与溺水,以及相关安全常识,对松源镇中心小学120多名师生进行培训。同学们热情高涨,尤其在“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操环节踊跃参与,在轻松氛围中学到了实用的自救互救知识。松源镇中心小学校长李仰平全程参与培训,他说:“培训内容扎实、实用性强,孩子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救命知识,师生共同受益。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提升了校园整体的应急处理水平。”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守护他们的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继续推进‘急救科普进校园’工作,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孩子心中。”梅州市博爱应急救护培训中心党支部书记王东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