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为美而行的那群人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12: 寿乡蕉岭·桂花       上一篇    下一篇

●郭新辉

寿乡蕉岭的美,可以沿着石窟河前行,用脚步、味蕾与心灵慢慢探索,“蕉岭版丽江”自会带给你无穷惊喜;可以去阅读曾志雄老师的散文集《石窟河的述说》,描述得很美,你会因心仪继而向往之;或者静静地聆听歌曲《月光下的石窟河》,优美的旋律,隐藏着热爱家乡的柔情与赞美家乡的欢悦。

寿乡蕉岭的破茧成蝶,是全县上下为美而行的持久“接力赛”。然而,在山城风貌悄然蜕变、高楼拔地而起、城乡道路四通八达的背后,有脚下沾泥、心中有光的那群“征迁人”洒下的辛勤汗水。我曾经在蕉华、广福工业园区有幸与他们在一起,因此记忆里储存着他们那份不凡的执着、忘我的情怀、忙碌的身影……

201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推进蕉岭县与蕉华工业园区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县区融合发展),县里选派了党建、维稳、征拆等工作组到蕉华协助推进工作。我当时是“县区融合发展”改革办公室的对接联络员,更近距离感受到征拆工作组队员的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拼劲、干劲。平日里,他们总是最迟回到饭堂吃饭,刚吃完饭又匆匆到群众家中,从没有在为他们准备的房间午休过一次。

我曾跟征拆组组长汤主任说,人是铁,饭是钢,何必那么拼命。而他总是笑着对我说,“县区融合发展”是县里的大事,我们要把本职的事做好。况且,被称作“第一难事”的征拆工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具有“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的意识和行动。正是这支善于说情、说理、说势的“有温度的铁军”,创造了60天征迁出400亩工业用地的蕉华“最快最美的速度”。

前不久,汤主任约我一起到蕉华大健康产业园。走进一栋栋标准厂房和一家家食品加工现场,我们“寿乡田间”的米、茶、水、蜜、笋、酒、菌、菜在这里生产加工,并且源源不断直供“湾区餐桌”。我想,他此行的目的应该是在寻找曾经的记忆。

2022年9月至2024年12月,我被抽调到广福园区建设指挥办工作,跟县土地房屋征收安置中心的同志打交道更多,相处时间更长,他们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仍然让我动容。

征拆中心的徐副主任,是贯彻执行房屋征收与补偿政策、法律、法规的行家里手。他常驻广福园区,协调指导乡镇、工业园对征收项目开展调查摸底和组织具体实施。无论是乡镇征拆工作组还是拆迁户,在政策宣传、协议拟定等方面有不熟悉之处,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总是徐副主任,他也总是能解难释疑。

征拆中心还有一群退役军人,面对园区土地征收、房屋厂房征拆等繁重工作任务,特别是那些“难啃”的硬骨头,他们都能够发扬军人敢于碰硬、善于协调、勇于担当的本色,做好群众工作,主动与群众沟通交流,耐心讲解政策,巧妙化解矛盾,全力保障广福园区建设平稳有序快速推进。他们的名字是徐金国、古广航、丘诗林、徐藤……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让我感动并抒发情怀的记忆。

如今,寿乡蕉岭推进新型城镇化、农文旅融合“两大省级试点”和广福园区、蕉华食品产业园“两大产业平台”,推进长潭水库扩建、武梅高铁蕉岭段、205国道东移改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打造“蕉岭版丽江”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而他们为美而行的脚步又要整装出发,为寿乡蕉岭的美丽蝶变,他们永远在征拆工作的路上。

我相信,他们忘我工作的身影会映照在石窟河的涟漪里,波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