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生命通道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12: 寿乡蕉岭·桂花       上一篇    下一篇

●钟琼珍

这是一条笔直的大道,清晰的交通线标出四车道,一眼望过去,秀美的黛色山峦与白云相映成趣。道路的这一端,连着蕉岭县中医院、妇保院,另一端是可以直通县人民医院和高速公路以及未来高铁的河堤大道。它避开喧闹繁杂的城市,是为了让每一个需要救治的生命,得以在最短时间内化险为夷。

它是一条生命通道。

我注视着它。就在道路中央的视线框内,我努力调动脑海库存信息,试图用一张旧照片去覆盖它:绿树红花掩映下,一幢神气的小洋楼就矗立在那儿,灰白色的外墙衬着树的绿、天的蓝、云的白,呈现一种和谐的美。是的,那幢美丽的小洋楼就曾这么真实地存在过,在路的中央。

我之所以站在这里,是缘于一次特别的交谈。“七天,你说七天能干什么大事情呢,但我们为建设生命通道而进行的拆迁签约,仅仅就用了七天的时间。七天啊!这是我经历过的最快最好的签约!”县土地房屋征收安置中心汤宏主任就坐在我们面前,他的语气是激动而自豪的,“这是一种荣耀!”这一句,犹如金属撞击之音,坚定、清脆,回音悠久。这时候他的眼神看向前方,他把自己沉浸在完成这项工作的情绪中。

签约的开端,正是这幢美丽的小洋楼。如果把签约看作是长征的话,它是于都河岸的第一步。而我的旁边,就坐着房子的主人泗妹。像怀念一位远离的亲人,在讲述房子的时候,我在她平静的表面上感觉到了翻涌的内心。她清楚地记得结婚那一年,她和丈夫休了婚假,不是去度蜜月,而是为开建的房子打地基。为了少花钱,夫妻俩只要有空就在自己房子的建设工地上“做小工”,经济拮据,钱用完了,只能停工一段时间,待赚着了钱再继续,这一建,就是整整11年。“这一砖一瓦里,浸透了我们11年的心血啊!”但是,面对这项拆迁任务,作为安置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自己首当其冲,“汤主任找我谈话后,我几天几夜没法睡觉”。签约时,她流泪了,拆房时,她不忍看,在面对拆后的一堆瓦砾时,她又流泪了。她说到这时,我眼前浮现的是2013年洪灾那年我站在老家一片瓦砾前的情景,深切的痛楚感仿如昨日。我是深深懂得这痛的。

每一个家园,都蕴含着人们励精图治一砖一瓦的心血;每一个家园,都珍藏着几代人相亲相爱相守的温暖记忆;家园的每一个褶皱里都呼吸着回忆的信息;每一个角落里都藏着曾经的欢声笑语。正是因为深深懂得人们对于家园的那份难舍难离的眷恋之情,汤主任每接任务必向工作小组的成员们灌输:我们要体会人们对家园的眷恋之情,要和他们拉家常,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共情,要用城市建设的情怀来打动他们。他们动之以情,住户们也晓之以理,他们常常被百姓们的大义所感动;当然,他们也碰过很多的钉子,仇视、辱骂、被狗追……“我们的工作人员也是人,每次看到他们碰壁后的难受,我都心疼,但我们更懂老百姓的疼”。如果把城市建设的每一个项目当作一场战斗,那么他们打的便是一场预备战,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人们看到的是建设者们奋斗的光影,却不知道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坚忍和温情,在光影的背面,曾经默默地付出。

正是这样一场谈话,形成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攥紧我,吸住我,让我想好好地面对它,剖析它。我为自己的认知荒漠又添一块绿洲而激动不已。我眼前的生命通道,倏然间幻化成一座浮桥,那是八十余年前,600多米宽的于都河面上用各种木材搭建成的浮桥,这座浮桥由当地老百姓自发组织而建,倾尽了每家每户的木材。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长征之路,正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是一条光明的道路。

为什么会有“七天之战”?我突然有了答案,因为这一条生命通道,同样通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同样是一条光明的道路。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我们的老百姓,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共情的点,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情感之路。

此刻,我站在路口,阳光正艳,道路两边的扶桑花在微风中摇曳,这寓意着顽强生命力和奋斗精神的朵朵嫣红,正无声地告诉我们,这座我们熟悉又无比珍爱的小山城,如果是拔地而起的神话,那么这神话,是由千万无名英雄共同缔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