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蕉岭广州小镇的横二路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汪敬淼 摄)
●静音
春节迁入蕉岭广州小镇的一张张笑脸仍清晰如昨,一条贯穿小镇的“中轴线”又霸气呈现。犹记得迁入新居的受灾户还为门前的“断头路”忧心,短短三个月,从桃源东路直穿205国道的双向四车道规划横二路建成通车。这条快速铺就的宽敞大道,不仅疏通了小镇及周边居民出行的“肠梗阻”,成为连接高铁新城服务片区的“快车道”,更是小镇住户加快融入当地的重要纽带。
注视着这条笔直如箭的崭新沥青大道,想到它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不禁感慨万千。这些年来,桂岭新区、长寿新城……一个一个新城区从规划图纸到落地建成,一座座高楼、医院、学校、园区厂房拔地而起,校园大道、生命通道、进园大道如地毯般接连铺就。当我们欣喜于城乡颜值不断刷新、商贸物流日益繁华、居住环境和出行愈加舒适便利,也许你会第一时间想到建设者工地流汗的身影,其实,在城市锦绣的背后,还有一群披荆斩棘“打头阵”的破茧者,怀揣担当与情怀、坚毅与决心默默付出。
不由想起自己亲历的有关征地的往事。好几年前,一个以前的同事突然上门拜访,原来,老家正规划扩建观光旅游线路,需征用包括我家在内十几户人家的闲置地。作为三圳镇征地工作组一员,他是上门来做工作的。我和丈夫当然支持扩路,可婆婆一直想用那块地建房。老同事为此三番五次上门,婆婆最终答应出让那块地,除了被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一席话打动,当然还有大姑姐对娘家的一番夸赞:“阿妈,老家环境变化真大呀,以前左弯右绕的路,现在横平竖直畅通无阻,连卫生死角都变成了小公园”。是啊,谁不愿意自己的家园越变越美呢?不过,假如要征用婆婆那几间已漏风漏雨的老屋,恐怕就没那么容易。想起前几年老屋旁一棵老树因压着屋瓦被砍掉,都让婆婆念叨了许久。
然而,建设规划横二路涉及征拆的房屋有22户。谈起这条路的房屋征拆签约在一个半月完成,第一次参与征拆工作的蕉城镇汪副书记,并不是向我诉说征拆工作的艰难,而是动情地说:“一些老屋是历经几代人的祖屋,好大部分则是新建小洋楼,一砖一瓦都凝注了百姓故土难离的情结啊。”征拆工作,一头是百姓的家园情结:有一位干部带头签约拆迁,却不忍在现场看承载几代人情怀的祖屋被拆除;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婆婆坐在已拆房屋的泥砖上久久不愿离去;一栋即将要拆的小洋楼种满一盆盆美丽的多肉,拆迁干部因不忍心而买下。而一头是大局发展所需,再艰辛也要打赢的“硬仗”:为做拆迁户工作和同事们坐在禾坪等到半夜,分头外出面见拆迁户,在坚持政策底线前提下努力为拆迁户争取最大利益,为坐月子的拆迁户申请优先建房,被撒气的拆迁户辱骂仍默默帮他们小心翼翼搬家具……
一项征拆任务,就是一张“时间军令状”,必须于限定时间“攻克”,而偏偏征拆工作需要以时间考量毅力和坚持。谈到几乎想放弃时,汪副书记眼眶瞬间红了,但“此路一定要通,广州小镇才不会成为孤岛,让失去家园搬迁异地的受灾户有一个温暖的新家园”,这一目标激励着他们连续20多天没日没夜“作战”。回想规划横二路正式通车那一刻,他们至今仍激动和自豪。
但是,没有时间好好感受规划横二路通车的喜悦,他们又投入广州小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蕉阳大道全线建设等征拆工作。尤其是高铁站的早日建成通车是蕉岭人民翘首以盼的大事,因此,一大批征拆干部正夜以继日投入高铁站及综合交通枢纽配套设施建设的“攻坚战”。
正是有一群默默“扛大旗”的征拆干部,以大局担当,以百姓情怀,以钢铁般的意志破茧突围,新型城镇化试点才得以如火如荼推进。沿石窟河一带“南延北扩”,长潭长寿康养片区、数学小镇城西片区、高铁新城服务片区等六个县城新片区,正全面铺展“人城产”融合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