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几年前,我去梅县区雁洋镇长教村采访时,无意间听说该村有位著名爱国华侨丘元荣,并收到了提供的简介。一晃几年过去。时隔多年,近日才想起此事,便尝试通过微信联系未果。后辗转联系到曾在雁洋工作过的洪书记,遂商定次日从卢陵村前往探访。次日上午11时许,我从卢陵村驱车半小时抵达长教村委会门口,与在此等候的丘元荣后裔丘先生会合后,随其前往故居。
片刻后,一幢奶黄色洋楼映入眼帘,正门上方镌刻的“瑞德楼”三个大字格外醒目(此楼落成于1939年)。停车后,我拿出相机拍摄外景。接着随丘先生跨入正门,一扇精工雕刻的屏风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房子中间八边形的天井美观大方,尽显匠心独运。
丘先生介绍说:“丘元荣先生是我的祖先,通过查阅史料与父亲口述,我对这位前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第一、二个展厅里,丘元荣先生的简介、生平事迹尤为翔实:
丘元荣,1897年出生于梅县雁洋长教村。1913年遵叔父丘燮亭嘱托,16岁赴荷属东印度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在“联兴公司”任职店员。1930年创立“荣盛有限公司”,专营棉纱、布匹、丝绸、汇兑,生意红火,并在印尼泗水、井里汶等地设立“荣盛分公司”。同时创办了“联荣公司”和“新光织造厂”,业务发展到新加坡、曼谷、香港、上海及印尼各埠。
抗日战争期间,丘元荣凭借印尼三大侨团领袖身份,号召侨胞踊跃捐资救国,并以“荣盛公司”名义认购6万圆抗日救国公债。1939年12月,抗战形势严峻之际,丘元荣邀请大画家刘海粟等艺术名流远赴南洋举行筹赈义展,义卖收入超过30万荷属东印度盾,悉数汇往贵州红十字会转交前线。1940年适逢其母71岁寿辰,丘元荣节省寿庆费用1万圆捐助祖国抗战,并将亲朋好友所送的贺礼20万圆国币全数赈济祖国。同年4月回国时,再次慷慨捐赠100万圆国币。
“瑞德楼”三个字,由民国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李烈钧题写。瑞德楼落成典礼及场景全貌历史照片,均在展厅陈列。
我们漫步第三至第五展厅,这里集中展示了各界人士致赠的贺寿匾额。第六展厅则展示丘元荣先生的母亲寿辰的祝仪助赈纪念册。
第七展厅珍藏着丘元荣先生接受印尼首任总统苏加诺授奖及其在印尼80岁生日祝寿照片;第八展厅则系统介绍了著名侨领丘燮亭先生的主要事迹。
值得铭记的是,1942年日寇南侵占领雅加达后,因丘元荣长期支援祖国抗战,被日寇恨之入骨,丘元荣遭日寇逮捕并施以酷刑,监禁长达一年半,直至日本投降后才恢复自由,始终坚贞不屈。
1978年5月2日,丘元荣先生病逝于印尼雅加达。
每一个展厅观摩过程中,我都仔细拍摄记录,深深地被丘元荣先生的爱国壮举、凛然正气所震撼!“瑞德楼”见证着海外赤子丹心报国的壮阔篇章。
(文/图 徐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