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鸡菇

日期:09-17
字号:
版面:7: 梅花       上一篇    下一篇

□彭碧清

六月的清晨,太阳初升,我与父亲散步在村庄的小路上。路旁草尖上的小蜘蛛网还罩着晶莹的露珠,犹如透亮的珍珠帘子,三五步便有一张。我的注意力全部都在这些“珍珠帘子”上,拿着手机拍了又拍。

“那里有一顶鸡菇。”父亲指着远处说。

“鸡菇!在哪里?”我十分欣喜,三步并作两步,朝父亲指的方向奔去。果不其然,一朵新鲜肥硕的鸡菇像撑开的油纸伞一样,乳白色的菌柄,淡褐色的菌盖,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鲜嫩,就这么被精心地安插在湿漉漉的田埂上。

其实“鸡菇”的学名是鸡枞菌,“鸡菇”是我们家乡的叫法,也有些地方管它叫“鸡肉菇”“斗鸡菇”等。汪曾祺先生在回忆昆明菌子的文章里也曾提到过它,称它是“植物鸡”,味道像肥母鸡,口感却又比肥母鸡嫩滑。

乡野自然生长的鸡菇必须在早晨采摘,到了太阳晒干了露水,鸡菇便开始腐败了,上午十点左右,基本上就烂了大半,有些不烂的,也成了蚂蚁的美味,人不能食用。

看着眼前的鸡菇,父亲点燃了一支烟,回忆说:“那是一个雨水没停没歇的五月,我才六七岁,一大早醒来推开窗,看见屋外的田埂上长了一个鸡菇,像极了一顶大斗笠!于是捆起裤脚跳下床,抓了一顶斗笠盖在头上,飞穿过廊子向大门奔去,耳后传来你爷爷喊声,‘下着雨呐,一大早上哪去’。”

说到这里,父亲的嘴角微微上扬,有点神秘的意味,我想当年六七岁的他应该也是带着这种笑容奔向那朵鸡菇的。他细细地吸了一口烟:“我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光滑新鲜的鸡菇,比头上戴的斗笠小不了多少。你爷爷看后笑了起来,说‘哪儿采的?’然后就接过去洗洗下了锅。那天早上一家人都喝上了极其鲜美的菇汤,那味道真是一辈子都记得!”

于是,从那以后的很多年,每逢端午节前后的清晨,父亲都早早地背上深深的竹篮行走在田埂山坳间,一遍一遍地体验他的“寻找鸡菇”之旅。

据父亲回忆,少时的他采鸡菇采出了经验,端午节前后,有些地方每年都会长出一排鸡菇来,个个又大又鲜。他曾经好奇,为什么鸡菇总长在那几个地方,于是他挖开泥土往里面看个究竟,竟然发现每个长着鸡菇的地下基本上都是蚁窝。

那时候的他,每天早上能摘半竹篮鸡菇,拿回家清洗之后撕成条状,接着赶紧把灶台的火烧旺,爷爷就往大锅里下一勺猪油,油烧得滚烫之时,将一大盆鸡菇倒进去,滋啦滋啦,滋啦滋啦,锅铲翻搅几下,鲜香飞快地钻入鼻腔,馋得父亲直流口水。有些时候,爷爷也会拿这半竹篮鸡菇配猪油炒咸菜,风味绝佳,全家八口人,足够吃两顿。那是缺衣少食的时代中,父亲记忆里的鸡菇——鲜香味美,上好佳肴。

我喜爱鸡菇,不仅因为它味美,更多的是因为从小听父亲讲述诸多采摘鸡菇的往事,以及儿时亲自寻找鸡菇有诸多趣味。

那些年的晨雾常常像纱帐似的笼罩着田野,一片茫茫,要是有微风,则有一阵飘飘忽忽,宛若仙境的景象。那些草叶上的露水一次次打湿了我的裤腿,而我喜欢在田间地头流连,去寻找鸡菇。运气好的时候,可以遇到一朵,运气更好的时候,可以遇到一片!找不到的时候我也不会扫兴,因为大多数时候我手上不会空着,可以顺手拔几株凤尾草、几丛蛇舌草或是一些红花地斩头,晒干后用来煲凉茶或是卖给货郎换黑枣干、仙乐梅、杨梅干等零食。我偶尔也有空着手的时候,那定是看蚂蚁搬虫子、捉蜻蜓或者追逐“狗麻蛇”去了。总之,田间地头乐趣无穷,鸡菇只是我儿时“寻宝”的其中一环罢了。

过去,村庄不懂何为“荒芜”,因为田里种满番薯水稻,地里都是果蔬,就连房前屋后甚至漫山遍野的芒萁都被妇女们轮番收割,一排排、一列列,摆放得整整齐齐,晒干后,妇女们用竹篾将它们捆成一个个大“轮子”,再用两头尖的长扁担穿过“轮子”的圆心,最后挑回家去,用于烧火做菜……总之,山头田地都是一片井然有序。土地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村庄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朝霞散尽,我与父亲散步回到家,穿过游廊,女儿刚刚醒来,她睡眼惺忪,看到我手上的鸡菇,马上来了精神,欢喜地说:“妈妈,老师说路边的‘红伞伞’‘白伞伞’不能随便吃,很多都有毒。你手上这朵‘白伞伞’有毒吗,可以吃吗?”俨然,因为很少回村庄,她已不知道鸡菇为何物。

父亲与我的脑海里都珍藏着与鸡菇有关的记忆,或是关于山珍,或是关于旧时光。女儿因为没有关于鸡菇的记忆,所以对它没有太多感情。不过呢,每代人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记忆,不必执着。

或许,鸡菇就像时光的密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译方式。父亲记得的是灶台前油锅里滋啦作响的香气,我怀念的是晨露打湿裤腿时弯腰发现的惊喜,而女儿警惕的,是老师教导的“红伞白伞”的安全法则。

这世间的传承,本就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记忆与现实的交织。有些味道会消散,有些故事会模糊,但土地永远在那里,以不同的方式滋养着每一代人。就像那些长在树林里的鸡菇,只要雨季来临,就会在某个清晨悄然冒头——它等待的,或许不是同一个采菇人,而是同样赤诚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