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我和阿宝种冬瓜

日期:09-16
字号:
版面:7: 世相       上一篇    下一篇

●杜捷源

同一种瓜籽,生出一样的瓜秧;种瓜可得瓜,种瓜却不得瓜。努力,有时不一定有回报。

我的冬瓜藤,慢慢地攀爬在“竹筏”上,懒洋洋地开枝散叶。隔十天半月,我才给它施一次肥,把四周的杂草铲掉,堆在冬瓜苗根部,见它干了,浇浇水,待冬瓜藤长至5米左右长,我便给它掐尖打叉,掐掉侧枝的瓜蕊,让主干沿着瓜棚一路延伸。

两个月过去了,我种的冬瓜结果了,先是在花蕊里探出小瓜,初始如小玻璃棒,而后似大玻璃瓶,瓜蒂的小花朵金黄金黄,引来蜜蜂蝴蝶上下翻飞,采花授粉。冬瓜一天天长大,胖乎乎,足有1米多长,仿佛是染绿了的长颈鹿脖子。那颜色,先是青绿,继而翠绿,快成熟时,转为碧绿,外表罩上一层毛茸茸的白粉。数一数,6个。

阿宝的冬瓜,满棚枝繁叶茂,开满野花,就是不结果。他常常站在瓜棚发呆,喃喃自语:“怎么就不结果?”

夏末秋初,冬瓜成熟了。摘回冬瓜一称,大的12斤,小的6斤。我特意送一个给阿宝。

阿宝是地道的老农民,种了一辈子地,年年种瓜种豆,今年种的冬瓜,一个果都没有,这让他很纳闷。

同一种瓜籽,生出一样的瓜秧。种瓜可得瓜,种瓜却不得瓜。努力,有时不一定有回报。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春末夏初,农人忙着在田间地头种上瓜瓜豆豆,连同希冀种在脚下的土地里。

那天下午,太阳挂在树梢,暑气渐渐散去,我扛着锄头去菜园,路过邻居阿宝家菜地,见他夫妇俩在翻地种冬瓜,便跟他俩寒暄几句。阿宝说:“种下两棵冬瓜秧,剩下一棵你拿去种吧。”我拿着他递给我的冬瓜秧,只有两片叶子,根上还保留着湿润的泥土。到了菜园,我把冬瓜秧栽在边上,浇上水,没当做一回事。

十多天过去啦,阿宝栽的两棵冬瓜秧,噌噌地往上长,嫩嫩的叶片中,已长出长长的藤蔓,在地上攀爬伸展。看看自己种的那棵冬瓜秧,也伸出长长的藤蔓,爬上了田坎,绿绿的叶子,随风轻摇,也很喜人。

阿宝管理冬瓜,那是一个细心。三天两头浇水,发现叶片有虫咬过的痕迹,便翻转叶片,找到虫子,用手捏死。杂草刚冒头,便用一把小铁锹,一棵一棵地撬出来,放进竹畚箕倒在空地上,这样既除了草还松了土。隔三岔五,浇浇“尿汤”(人尿水),淋淋碳氨水,冬瓜苗长得是一天比一天繁茂。

冬瓜拖蔓了,藤蔓上的枝杈又生藤,藤又分了杈,该给冬瓜搭棚了。

阿宝搭瓜棚,专门从山上砍来毛竹和绿竹,毛竹坚硬,他用锯子锯成一米高,根根相同,再把一端削尖,用铁锤钉在地上,相隔一段距离钉一支,围成一间房子般大,再加上绿竹,架成“十”字形,四方格,每个“十”字形中间用竹篾捆绑,既通风又透气,人可踩在上面行走。搭好后,把趴在地上的瓜苗牵引到棚上。

我搭的瓜棚,那不叫棚,把麻竹砍成一节一节,斜插在田坎上,用长条竹架着,每一拃架一支,在相交点用包装索扎牢,铺成了长长的“竹筏”,在上面撒上零碎的竹枝。

夏天,阳光热辣辣,把冬瓜叶晒蔫了。阿宝会在傍晚时分,用水龙喷洒冬瓜地和棚上的瓜叶。夏天多台风,台风裹挟大雨,一下就两三天,阿宝忙着在冬瓜地的四周开沟挖渠,排干积水,保证瓜地的干爽。

冬瓜爬蔓了,那粗粗的藤儿,覆盖着瓜棚,弯弯的须儿,紧紧地卷在竹竿上。藤蔓和叶片相互缠绕,自由、恣意,任性地伸展,密密匝匝,塞满瓜棚的每个缝隙,比巴掌大的叶片,在太阳光的照耀下,绿得发亮,绿得让阿宝好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