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这个暑假,元宝悄悄长大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8: 教育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作为一名人到中年独自带着二宝的中年母亲,每年寒暑假于我,都像是一场要全力以赴的“战役”。工作、生活的琐碎本就让人喘不过气,还要兼顾孩子的日常,尤其是一天四趟接送兴趣班的奔波,更是将“手忙脚乱”刻进假期的每一天。

今年暑假,正当我对日程表愁眉不展时,妹妹工作变动带来了暑假,刚好能帮忙照看孩子。于是,未满6周岁的元,便顺理成章去了三姨家“度假”,还能和大他一岁的表哥南做伴。这是元第一次离开家,离开朝夕相伴的妈妈,说实话,离开前我和妹妹猜测了元不习惯N种可能。

我曾无数次设想,元到了虽不算陌生的三姨家会怎样?会不会因为想家哭鼻子?会不会因为见不到我而辗转难眠?那些关于“分离焦虑”的担忧,像小石子一样在我心里沉甸甸地压着。可事实证明,所有的焦虑都只是我一厢情愿的“自寻烦恼”。在三姨家一个半月的日子里,元的生活被英语、画画、乐高、篮球等兴趣班填得满满当当,忙得几乎忘了老母亲的存在。偶尔接到他主动打来的电话,语气里没有半分思念,反而满是雀跃:“妈妈,我在南哥家住得好开心!” 要么就是干脆利落的一句:“妈妈,我不回平远了,我想每天都在梅县!” 就连周末我说要去看他,他都表现得提不起兴致,甚至会认真地劝我:“妈妈,你不用下来了。”“妈妈,求求你别下梅县了。”弄得我哭笑不得。甚至一度反省:“他在家的时候,我到底做了什么,才让他这么迫不及待地想‘逃离’我?”

日子转眼就到了开学的日子。为了让元跟我回家开启幼儿园大班的生活,开学前几天,我几乎磨破了嘴皮,好说歹说,才总算说服了这个在三姨家“乐不思蜀”的小家伙。

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用在元身上,简直再贴切不过。刚回到家时,我还担心他不适应,可没想到,他很快就找回了家的熟悉感,抱着久违的玩具玩得不亦乐乎。假期问他“家里和南哥家哪个有意思”,他总会毫不犹豫地说“南哥家有意思。”可现在,他却说:“两个家都有意思。” 而真正让我惊喜的,是他身上那些看得见的变化 —— 吃饭时,他终于能和我们一起坐在饭桌上,和大家同步进餐,不用再像以前要我追在身后喂;他还学会了用筷子,夹起菜来有模有样;就连自己穿衣服、刷牙、擦屁股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也能独立完成了。最让我欣慰的是,那个曾经让我头疼不已的“拖拉毛病”,也奇迹般地改掉了。

看着元的蜕变,我心里既温暖又愧疚,也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育儿过程中那些被忽略的“不妥”。以前总想着“快一点”“省点事”,便不自觉地替他包揽了所有事:他拉完尿,我顺手就帮他提上裤子;吃饭时看他磨磨蹭蹭,觉得心烦,便干脆自己喂,觉得更省心;早晚刷牙,总担心他刷不干净,便一次次代劳。久而久之,元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我却还在自我安慰:“等他长大了,这些事情自然就会了。” 可我从没想过,正是这些生活里的小细节,悄悄养成了他拖拉、不听指挥的毛病。

如今再回想这个暑假,满心都是感激。感谢这个特殊的假期,给了元一个独立成长的机会;更感谢三姨的“狠心”引导,让元在短短一个半月里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而我,也在这场“放手”中读懂了育儿的真谛:真正的爱,不是事无巨细地包办,而是学会适当放手,让孩子在独立尝试中慢慢长大。那个曾经黏着我、离不开我的小不点,已经悄悄长出了翅膀;而我,也该学着松开紧握的手,看着他勇敢地飞向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朱双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