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指尖奏雅韵 行动显担当

日期:09-13
字号:
版面:3: 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课堂上,赖依晨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赖运香 摄)

●本报记者 赖运香

清晨6时,初阳扫过屋檐,柔和的阳光渐渐洒向安静的街巷。在这样宁谧的晨光中,2025年广东“新时代好少年”、蕉岭中学初三学生赖依晨已经洗漱完毕、穿好校服,开始在书桌前晨读。她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自律,勾勒出“新时代好少年”生动的模样:心中有光、脚下有路、眼中有远方。

勤学共进 促全面发展

作为蕉岭中学初三三班的学习委员,赖依晨是同学们眼中的“小老师”。每到课间,她的座位周围总会围满请教问题的同学。

提及带头在课余时间组建学习小组的初衷,赖依晨坦言,最初是看到身边一些同学在学习上遇到瓶颈却羞于向老师提问,这让她萌生了“不让任何一个小伙伴掉队”的想法。“通过互相帮助和督促的方式,带动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赖依晨说。

同学小张便是学习小组的受益者之一。“以前我的数学几何总是学不好,依晨就在课余时间帮助我分析题目、讲解思路。”他回忆道,“在后来的测验中,我的几何题型正确率提高了很多”。这种互助学习带来的不仅是单方面的给予,更是一种共同成长。在一次次讲解中,赖依晨不断重新梳理知识结构,她的解题思路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晰。

“依晨在班里总能以她的积极态度感染大家,遇到班里需要帮忙的地方也总能第一时间主动参与。不仅如此,她还经常组织同学讨论,带领同学们一起攻克难题。比如,在数学课上,她主动整理易错题分享给同学,并利用课余时间帮大家讲解,使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蕉岭中学初三三班班主任徐丹琴笑着评价道。

刻苦学习之余,古筝是赖依晨心灵的栖息之地。每天晚饭后,她总会练习1小时古筝,在琴声中沉淀自我、调整状态。谈及如何平衡学业与爱好,赖依晨分享了自己的秘诀:制定明确的时间计划,在校专注学习、高效完成作业,回家先练琴再继续学习。“有时候身体和精神都会感到疲惫,但一想到自己的目标和做这些事获得的快乐、成长,我总能再一次坚持下去。”赖依晨说。

热心公益 传递正能量

周末的蕉岭县城街头,人们常常会遇见一名身穿红色志愿马甲的少女,她就是赖依晨。截至目前,她的志愿服务时长已累计超过400小时。

回忆起第一次做垃圾分类宣传的场景,赖依晨坦言:“确实会紧张,要面对很多陌生人,也怕自己讲不好。”她也遇到过不少质疑,例如有一些老年人认为“垃圾分类太麻烦,反正最后都是一起运走”。但她从不气馁,总是耐心解释。令人惊喜的是,很多人从最初的不理解,慢慢转变为主动配合。

除此之外,赖依晨也常跟随社区志愿者一起去探望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儿童。“看望老人时,我会陪他们聊天,讲讲生活中的趣事。他们很慈祥,也愿意分享年轻时的经历,眼里都是故事。”赖依晨微笑着说,而面对孩子,她则聊学习、聊爱好,“他们一开始有些腼腆,熟悉之后就会开心交流”。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作为蕉岭县青少年讲师团成员,赖依晨从小学三年级就与红色宣讲结缘。她被抗日英雄谢晋元的事迹深深打动——“他是我们蕉岭人,带领‘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崇高的民族气节让我深感震撼。”为了做好每场宣讲,她会提前查阅大量资料、反复修改宣讲稿、调整语速语调和肢体语言。“讲好红色故事,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一种使命。”赖依晨说。

“广东‘新时代好少年’这份荣誉对我来说是一种肯定、更是激励,它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继续影响和帮助更多人。”在这个客家女孩看来,成长之路正如她最喜欢的一句座右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赖依晨希望与同学们共勉:在学习中保持探索之心,在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在成长中勇敢尝试、不断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