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平安建设需要你我参与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7: 读书       上一篇    下一篇

在阅读徐亚明的《平安使者》之前,我对“平安”二字的理解大抵停留在“无事发生”的层面。直到最近一段时间翻开这本以安保为主题的纪实文学作品,跟随作者的笔触深入浙江保安员的世界,我才真正体会到“平安”背后那份沉甸甸的分量。

这本书是作者用近两年时间深入采访浙江省著名保安公司及保安员后写成的。他从行业特点、行业规范到行业信息技术发展,结合实际案例,生动解读安保工作的重要性、时代性、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徐亚明在书中展示了保安员这个平凡群体的不平凡贡献。他们是平安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用日夜坚守诠释着“平安使者”的真正含义。这些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干一行、爱一行,心有大爱,乐于助人,传播了社会正能量。在嘉兴这座美丽的城市,平安文化已经融入城市血脉,成为城市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校园的平安使者”一节。保安员们不仅是守护校园安全的卫士,还是孩子们眼中的友善叔叔阿姨。他们每天微笑着迎接学生,牢记每位家长的面孔,在紧急时刻果断处置突发事件。这就是嘉兴平安文化最真实的写照——在平凡中彰显伟大,在细微处见精神。

科技赋能安保也是书中重要主题。从“保笼”到“智安小区”,联网报警系统显威力,无人机发挥大作用。平安不再仅仅依靠人海战术,更有了科技的坚强支撑。嘉兴近年来推进的“智安小区”建设,智能门禁、车辆识别系统、高空抛物监控等科技手段,正在为社区安全保驾护航。

读完《平安使者》,我个人最大的感悟是能够真实地感受嘉兴平安文化的温度,从平安的被动享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平安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能力,一种需要不断学习和培养的能力。正如书中所展示的,平安建设需要各界的参与,需要科技的支持,需要制度的保障,更需要文化的浸润。

合上书页,我陷入沉思。我认为,平安文化建设追求的是人的精神家园建设,通过提供平安文化精神产品,建设公众平安的心灵,让每个人都有平安的心态、平安的行为习惯和理性平和的精神状态。这种文化就其本质来讲是平安建设主体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其功能是通过个体和群体从平安建设中获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产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平安建设并非遥不可及,它体现在每一次主动的安全检查、每一句善意的提醒、每一份对规则的遵守之中。平安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心出发,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廖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