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针疗法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陈振虎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加上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在深研《灵枢》九针、五刺法及经筋理论的基础上,参考解剖学、力学及材料学等相关知识,创立的一种取穴精要、操作便捷、疗效显著的针刺疗法。
岐黄针的名字源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岐伯与黄帝),是一种独特、新型的针刺疗法,通过对针具和技术的创新,专门治疗患者各种疼痛。
针具“圆弧针尖+中空针身”
岐黄针的针尖圆而不钝,利而不锐,这种形状可减少进针时的刺痛感,且针尖圆而利,加之中空的针身设计,可以避免针刺操作过程中血管的损伤。
岐黄针重在“轻”“快”
一、刺激量小
岐黄针在治疗操作的过程中刺激量很小,速刺速出、无需留针,整个治疗操作时间短,减少针刺痛感,能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及怕针情绪,对于怕针人群为首选操作治疗。
二、取穴少
每次治疗取穴极少。选穴少极大减少针刺疼痛,根据经筋理论,精准选择关键穴位,提高治疗的疗效和靶向性。
三、治疗疗程短
每个疗程的治疗操作次数仅为2至3次,对于多种痛症及功能性疾病可取得良好疗效。
一般来说,普通针刺需要多针治疗且时间长,浮针扫散及留针时容易令患者产生不适,加上针刀剥离时相对疼痛,一部分人无法忍受。当患者追求无痛、安全、快速的治疗,且病症属于经筋、骨关节范畴(如常见的颈肩腰腿痛)时,那么不妨来试试岐黄针,不失为一种新的选择。
岐黄针治疗的适应证
1、骨伤科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肩周炎、肩袖损伤、膝骨关节病等。
2、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脑卒中后遗症、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等。
(张淑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针灸康复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