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正确面对精神分裂症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8: 健康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暑假,大学生小张的经历令人揪心。原本开朗的他突然变得异常:常常自言自语,总觉得有人要害他,行为也逐渐紊乱。焦急的父母察觉到了孩子的异样,却因害怕被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迟迟不敢带他前往精神专科医院。他们辗转求助于秘方、偏方,甚至尝试迷信方法。结果孩子的病情日益加重,最终不得不紧急送医。

这并非个例,许多家庭在面对精神分裂症时,第一反应往往是隐瞒和回避。究其根源,是沉重的“病耻感”让他们却步。他们害怕亲友知晓,担心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业、工作与婚姻。然而,这份因“爱”而生的回避,却常常延误了最佳干预时机。

病耻感,源于对精神疾病的误解和偏见。许多人将精神分裂症视为“家教失败”或“个人软弱”,甚至与“危险”“不可控”等标签错误关联。事实上,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脑部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及时、专业的医疗干预。其主要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思维及行为紊乱等,而通过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症状,重返社会。

我们要认识到,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大脑化学物质失衡等,并非个人的过错或家庭的失败。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抗精神病药物、心理治疗和社会康复训练等。早期诊断和系统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拖延治疗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导致患者社会功能下降,甚至丧失康复机会。隐瞒和寻求非正规途径,往往使患者陷入更深的孤独与恐惧。我们需要明白,精神疾病与其他身体疾病一样,需要专业医疗帮助,而不是回避或羞耻。

该如何打破病耻感的枷锁呢?首先,要正视疾病。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可治疗的医学问题,而非个人或家庭的缺陷。其次,应摒弃世俗偏见,勇敢寻求专业帮助。精神专科医生能够提供科学诊断和治疗方案,是患者走向康复的关键指引。最后,家庭与社会支持也至关重要。家人的理解、陪伴,以及社会的包容与接纳,能为患者营造有利于康复的环境。

社会各界也应当共同努力,消除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偏见。媒体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通过科学、客观的报道,帮助公众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学校和工作单位应当建立更加包容的环境,为康复者提供学习和就业的机会。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患者和家庭提供更多支持。

小张的经历提醒我们:真正的关爱,是放下对疾病的羞耻,用科学与理性为亲人铺就康复之路。精神分裂症不是耻辱,而是一个需要被理解和治疗的医疗问题。让我们共同努力,打破病耻感的枷锁,为每一个受精神健康问题困扰的人和家人带来更多理解、支持和希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健康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人都能享有追求幸福和健康的平等权利。

(陈通 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