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做细做实 关心下一代工作
日期:09-11
■ 万佳尚
9月3日,我国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全国上下为之感动、为之振奋,这是最好的“开学第一课”,也是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新契机。我们要就近就便组织开展“红领巾向英烈致敬”实践活动,组织参观“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爱国精神”诗书画展览等纪念活动,进一步整合资源,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细做实。
有目共睹的是,我市相关部门向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据《梅州日报》报道,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暑假期间到作为市直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活动基地的梅县区梅南镇水美村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市直关工委携手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创新打造一批关心下一代工作活动基地,组织开展“六送”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服务活动值得点赞。
在现场照片中我们看到,“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下,青年学生目光崇敬、专注、坚定,这正是年轻人应有的“精气神”。关心下一代,就是要用好用活本地红色资源,更多通过现场沉浸式教育,让青少年切身感受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和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真正让青少年心里有触动、有震撼、有觉悟,真正明白“三个来之不易”: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让青少年感悟到没有革命先烈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人会问,这样走一走看一看真的有效果吗?答案是肯定的。现在我们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归根到底是“革命精神”不足的问题。当前,家长和老师在青少年教育中面临的焦虑有不少,主要包括“玻璃心”的脆弱、“妈宝式”的依赖、“躺平式”的懒散、“软骨式”的懦弱等,个别青少年缺乏直面困难、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斗志。“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红色教育基地,正是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家国情怀、种植革命精神的好地方。
红色文化教育必须坚持不懈。梅州红色文化历史积淀深厚,各级相关部门要继续大力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用好梅州红色资源,扎实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系列活动,深入推动红色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发挥“五老”作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我们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分内事,就近适当增加红色教育基地,拓展“红色+”主题活动活力,为红色教育培训、研学实践等提供方便和保障,进一步擦亮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品牌。
(作者单位:蕉岭农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