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 新
近年来,我市在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商户文明诚信经营等方面不断发力,营造了一个个干净、整洁、有序的市场,市民们买菜更安心,城市更文明。(详见《梅州日报》9月9日3版)
农贸市场既藏着浓郁的“烟火气”,也藏着生活的“小确幸”,更是展示城乡文明形象的前沿窗口。梅州把农贸市场整治提升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关键大事”,通过标准化改造、专业化运营、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实现了家门口的市场华丽变身,让老百姓购物消费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农贸市场整治提升,首要的是营造干净整洁、便捷舒适的购物环境。要从基础配套、消防设施、安防设备等入手,彻底改变“脏乱差”面貌。同时,以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安全经营、环境卫生、消费维权、经营户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物业保洁和专职管理,推动农贸市场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农贸市场既要颜值高,也要智慧化。无论是二维码扫码支付,还是数字化亮证经营,有了“黑科技”的加持,老百姓购物消费更加快捷方便。给农贸市场插上“云翅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把智能支付、交易溯源、计量监管、食品快检、价格监测等融入其中,打造全链条数据平台,实时掌握并分析各类经营信息,对异常行为及时预警,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便捷、更舒心。
打造放心消费的农贸市场,经营户是主体。围绕食品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放心、管理服务放心、诚信经营放心、价格计量放心,突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红榜”正向激励与“黑榜”反向约束相结合,深入开展“放心消费承诺”活动,畅通消费投诉举报渠道,营造“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消费环境。同时,要通过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第三方机构测评,倒逼经营者循规蹈矩,在“放心肉”“放心菜”“放心秤”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
随着个性化、品质化消费成为主流,农贸市场要“出圈”,在现有经营品种提档提质的同时,还应不断推动业态升级。譬如引入老字号品牌店,加入文艺气息浓郁的咖啡馆、鲜花店、书店等,对接电商平台或网络商城尝试互联网新兴业态……唯有持续提供更时尚、更新鲜的消费体验,才能让“流量”变“留量”,创造高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