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餐”多了双“智慧眼”
秋季开学第一天,长沙各中小学食堂窗口次第打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校园餐”背后,多了一双“智慧眼”,长沙市中小学智慧食堂监控中心上线。目前,全市3907所学校、3157个食堂,接入11128路监控,食堂7个重点区域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
点评:食堂关键区域接入监管平台,实现全程可视、可溯、可查。一旦发生违规行为或风险隐患,能够快速找到根源,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责任人,准确明了、快速反应、及时整改,对学校食品安全大有裨益。有条件的学校不妨都安装一双这样的“智慧眼”。——木禾
“剩菜盲盒”
近期,“剩菜盲盒”在年轻人中悄然走红,商家将当天未售罄、临近保质期的食品打折出售,烘焙、快餐、卤味等品类一应俱全。南宁不少商家的“剩菜盲盒”销量喜人,热门产品经常“秒光”。
点评:过去,购买临期食品常被贴上“穷酸”标签,“剩菜盲盒”的走红,折射出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向——反对浪费、追求性价比。“剩菜盲盒”既减少了餐饮浪费,又让消费者以低价享受品质食物,正契合了这种消费观念。不过,“剩菜盲盒”要想从潮流变成绿色消费新常态,还需在保障食品安全与信息透明化上多下功夫,并建立售后维权机制,守住安全底线。——无虑
互联网“鬼秤”
近日,一数码博主“小白测评”发帖质疑多个视频平台的广告时长,均超过其标注的倒计时时长,存在互联网“鬼秤”现象。7日,有媒体发布报道称,爱奇艺、优酷、芒果TV等主流视频平台的广告实际播放时长,比页面标注的倒计时时长多出2—3秒。
点评:视频平台广告倒计时“偷跑”,看似是技术误差,实则是商业诚信“缩水”。这种互联网“鬼秤”,损害的不仅是用户体验,更透支用户信任。观众的时间,不是可随意割取的“韭菜”,监管部门要对此类广告实施“零容忍”处罚,并引入第三方计时审计,倒逼平台将“时间精度”纳入服务质量考核,还观众公平。——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