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滕王阁。(江初昕 摄)
在我的心中,名楼一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图腾,是中华文明最耀眼的结晶。1987年中国邮政发行的四大名楼邮票,让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和蓬莱阁在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这些历经千年风雨的建筑瑰宝,不仅建筑艺术令人叫绝,更因文人墨客的传世佳作,成为中华文化无法替代的重要符号。怀着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热爱,我踏上了寻访四大名楼的旅程。
我首先来到了洞庭湖畔的岳阳楼。范仲淹的千古绝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已如雷贯耳。当岳阳楼的身影映入眼帘,它静静矗立在湖畔,沉稳而庄重。登上岳阳楼,凭栏远眺,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君山宛如青黛,在湖光山色中若隐若现,这景色美得让人心醉神迷。楼内,精湛的木雕工艺与历代碑刻交相辉映,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范仲淹先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抱负,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千年,也深深激励着此刻的我。
离开岳阳楼,我来到了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美誉的黄鹤楼。这里是崔颢、李白等诗人留下不朽诗篇的地方。站在黄鹤楼气势恢宏的顶层,俯瞰武汉三镇,城市的繁华尽收眼底,让我心旷神怡、感慨万千。长江大桥上车水马龙,桥下百舸争流,好一幅繁荣昌盛的画面,也让我真切领悟到毛主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磅礴意境。逐层游览而下,每层楼内都陈列着展示黄鹤楼文化背景及武汉人文景观的诗画和文物。其中,毛主席手书的《菩萨蛮·黄鹤楼》前,游客们纷纷驻足吟诵,我也被伟人的豪迈与才情所感染,沉浸在这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
下一站,我来到了蓬莱阁,这座临海而建的楼阁,是中国海洋文化的象征。它不仅是“八仙过海”传说的发源地,更是历代帝王寻仙访道的圣地。清晨,晨雾弥漫,飞檐翘角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我站在阁前,静静感受着海风的吹拂,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梦幻之境。等到天晴,极目远眺,海天一色,偶现的海市蜃楼更是让我惊叹不已。阁内保存完好的宋代碑刻,记录着古人对海上仙山的执着追寻,也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让我对古人的智慧和探索精神充满敬意。
最后,我来到了南昌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千古绝唱而声名远扬。登上滕王阁,赣江如一条玉带蜿蜒而过,西山层峦叠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景色尽收眼底,我仿佛走进了王勃笔下的诗意世界,沉醉其中,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阁内珍藏的历代文人题咏,见证了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深厚文化底蕴。夕阳西下,飞檐斗拱在晚霞的映照下勾勒出绝美的剪影,如梦如幻,让我流连忘返。
这四座名楼,或临江,或面海,或踞湖,以各自独特的姿态,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多元与包容。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华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每一块砖石都铭刻着历史的记忆,每一处景观都蕴含着文化的密码。寻访四大名楼的旅程,是我与历史文化的一次深度对话,让我收获满满。
(黄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