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盈子
人物简介:彭远辉,兴宁市刁坊学校党委书记,曾获评梅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范剑冰奖教基金优秀书记奖等荣誉称号。
在梅州兴宁的群山之间,有一位坚守山区教育36年的“老校长”,名叫彭远辉。自1990年师范学校毕业至今,他始终扎根农村,辗转霞岚中学、司城中学、福兴中学、陂西中学、刁坊学校等乡村学校,用半生时光践行着朴素的信条——“做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
“我自己是靠读书走出大山的,回报山区、奉献山区是我的初心。”彭远辉的话语朴实而坚定。微薄的工资、泥泞的土路、艰苦的条件、与家人分居的岁月,都曾让他动摇。“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对知识的渴望,看到他们一批批走出大山、走上成才之路,心底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支撑着我留了下来。”
担任校长20多年来,他亲历并推动了农村中学的蜕变:简陋校舍早已被崭新的教学楼取代,单人单桌、平板电脑、空调等设备逐步配齐,教师的办公食宿环境大幅改善。但在他心中,“教书育人绝不误人子弟”的师德师魂始终未变。他常叮嘱老师们,尤其是本乡本土的教师,要带着对乡亲、对故土的情怀,用心用情培育家乡的下一代,不辜负乡亲们的期盼。
面对师资老化、生源减少、留守儿童增多等现实难题,彭远辉推行“全天候、全方位”管理模式。从课堂到宿舍,从学期中到寒暑假,学校持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和安全。“孩子进了校园,家长就要放心。”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筑起了守护留守儿童的安全网。
在青年教师培养上,彭远辉不遗余力。他大胆放手、细致指导,通过反复磨课、陪练,帮助他们在教学中快速成长。2024年,他指导的两位青年教师荣获梅州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这份精准育人的能力,也获得了高校的认可——今年,他被聘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指导专家库专家,让他能将多年积累的实践智慧转化为更具指导性的方法,惠及更多乡村教师。
距离退休尚有几载光阴,彭远辉的心愿愈发清晰:希望留给师生“永葆教育良心”的师者精神和“读书改变命运”的学习信念。如今,他仍在刁坊学校奔走努力,希望将其打造成“农村标杆学校”,用36载淬炼的一颗“良心”,继续照亮山区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