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桂贤
“斗当”原是商业用语,指卖方主动与买方对接,恳求交易。或者说,“斗当”是卖方找到合适的买方,推销自己的货物。此外,“斗当”一词还可以只表示“斗(对接、适合、适配)”,而“当”的含义弱化。
“斗”是鬭的简化字,原指对接、拼接和接合。当,指把抵押物当入到当铺里。“斗当”即是当户与当主正好“相斗”(对接、适配),货物可进行交易。也就是说,当户选择合适的典当行,把自己的货物进行抵当,这个选择、对接和交易的过程就是“斗当”。一般而言,是当户找上门,有求于当主,交易时当主处于有利的地位。货物的抵当本质上就是买卖。后来,“斗当”便成为买卖用语。
下面举些例子来说明“斗当”的含义。
例一:“佢斗当我买佢个东西”,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手中的货物急于脱手,便向我兜售,希望我能够成为买家。显然,这如同当户寻求与当主做交易。这里的“斗当”也就是寻求合适的客户而进行交易。
例二:“他开玩笑说,那个女人斗当做我老婆,我才不要。”这里的“斗当”是引申应用,就是指寻找合适的对方(买方),恳求接纳(买入)。
关于“斗当”的俗语也不少,下面来说一说这些俗语的含义。
“斗当猪仔嫌毛多”,这一俗语的意思是,自己卖猪仔要向客户推销,找到合适的客户,可这猪仔又总被客户嫌毛多,不够膘。也就是说,求人买自己的货物,货物又会被人嫌。这是现实中买卖双方的心理表现。
“斗当生理(生意)唔好做”,这一俗语的意思是,要自己去找合适的客户,要去吆喝、推销,这样的生意实在不易。
“斗当唔值钱”,意思是找上门来兜售、推销的,这东西肯定不会很值钱,或者价钱要打折扣。
“一事两斗当,烧香搭看和尚”,意思是去庵庙里走走,一来可烧香,二来又能看到帅气的和尚,一举两得。这里的“斗当”只有“斗”(适合、适配)的含义,“当”的含义已弱化。
或许,会有人认为“斗当”的“斗”是打斗的“斗(鬥)”。认为“斗”是争斗所发展出来的含义,即是争吵、纠缠或闹情绪。实际上,“斗当”是自己应放低姿态,主动与对方配合。可以看出,这里的“斗”不是争斗。
斗,普通话读dòu,客家方言读dèu。当,普通话读dàng,客家方言读d?ng,去声声调。此外,“斗当”的说法在五华、揭西等地也说成“斗ngàm(音岩,去声)”。
“斗当”一词的流行表明过去客家地区当铺多,典当生意旺。例句:
1.佢手中有好多古董,唔知真货还系假货,佢紧都想“斗当”我买。
2.公司“斗当”佢买内部股,今下内部股上市,佢发大财啦。
3.这件事系你“斗当”佢,所以你应该主动正着(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