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描绘岭南文化谱系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7: 读书       上一篇    下一篇

《岭南文库》系列书籍(部分) 《岭南史志三种》书影

编者按

《岭南文库》系列书籍自 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以来,至今已出版约400种著述,涵盖亘古南粤的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人物、宗教、考古、自然资源等,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本期“读书”版推介《岭南文库》系列书籍并重点介绍其中的《岭南史志三种》,与广大读者一起传递岭南书香,增进文化自信。

广东一隅,史称岭南。岭南文化,源远流长。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自成宗系,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为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增添了绚丽多彩、凝重深厚的篇章。

进入19世纪的南粤,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摇篮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启蒙之地,继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斗争中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用鲜血写下了无数彪炳千秋的史诗。业绩煌煌,理当镌刻青史、流芳久远。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摧枯拉朽,奋发图强,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卓有建树。当中国社会跨进20世纪80年代这一全新的历史阶段,广东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试验省区,被置于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的前沿,沿改革、开放、探索之路突飞猛进;历十年艰辛,轰轰烈烈,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空前伟绩。岭南大地,勃勃生机,繁花锦簇,硕果累累。

际此历史嬗变的伟大时代,中国人民尤其是广东人民,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岭南、研究岭南,回顾岭南的风云变幻,探寻岭南的历史走向,从而更有利于建设岭南。我们编辑出版《岭南文库》的目的,就在于予学人以展示其研究成果之园地,并帮助广大读者系统地了解岭南的历史文化,认识其过去和现在。从而激发爱国爱乡的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高瞻远瞩,继往开来。

《岭南文库》涵盖有关岭南(广东以及与广东在历史上、地理上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岭南地域)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和人物传记等方面。并从历代有关岭南之名著中选择若干为读者所需的典籍,编校注释,选粹重印。个别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译著,亦在选辑之列。

《岭南文库》书目为350种左右,计划在数年内将主要门类的重点书目基本出齐,以后陆续补充,使之逐渐成为一套较为齐全的地域性百科文库,并作为一份有价值的文化积累,在祖国文化宝库中占一席之地。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广东人民出版社曾出版一套《广东地方文献丛书》,内容比较广泛,大多是有关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方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史料和著述,或点校,或注释,约有二十种左右,略具规模,在关注岭南文史的读者中颇有影响。这套丛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停止出版,各书亦早已绝迹书肆,然其对了解岭南历史文化,无论于研究抑或阅读,都大有裨益,故一直以来不断有读者要求重印。为满足读者和市场的需求,从《广东地方文献丛书》中选取若干种,稍加整合,编入《岭南文库》。因系采用原丛书版本影印出版,文字及版式一仍其旧,特此说明。

《岭南史志三种》由以下三种书构成。

《广东通志·前事略》选自清阮元监修《广东通志》之卷一八一至卷一八八,共八卷。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迄明崇祯十七年(1644),编年扼要记载广东地区古代历史大事。

《南越五主传》三卷,采自《自明诚楼丛书》版本,作者梁廷枏是清代史学家,此书与他的另一著作《南汉书》是姐妹篇。通过南越五主的传略,告诉读者在秦、汉之交,岭南地区出现的南越将近一百年历史。

《南汉书》记载了五代十国大分裂时期割据于岭南的南汉独立王国的历史,是一部有价值的历史专著,清代学者誉之为“堪与放翁《南唐书》抗衡”。作者梁廷枏在撰《南汉书》的过程中,同时为考证问题写成《南汉书考异》,对于前人记载的南汉史料,加以比较,钩稽同异,而取最详确的。前者与后者相辅相成,今天看来,都是可供研究南汉历史的重要著作。因此,我们把《南汉书考异》附在一起出版。

(本文整理自《岭南文库》前言及《岭南史志三种》出版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