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回应招生政策改革等问题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4: 民生一线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陈坚平

近日,梅州市教育局上线“行风热线热点追踪”节目,对上线期间市民咨询反映的有关我市招生政策改革、学位供给、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校园安全管理、职业教育等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回应。

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切实促进教育公平

李先生反映,现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总有些家长说有“内部指标”“捐资助学款”这些说法,虽然说要求电脑随机录取、禁止提前招生和变相收费,还公布了监督热线,但大家还是担心政策执行不透明,这方面后续会怎么加强监管?

上线嘉宾在节目中答复,我市严格执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实行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电脑随机摇号录取,严禁任何形式的“内部指标”“捐资助学款”等变相收费行为。

近年来,主要采取三项强化措施。一是全程公开透明:招生计划、摇号过程、录取结果通过“梅州教育阳光招生平台”实时公示,全程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建立督查机制:每年开展专项检查,严查暗箱操作和违规收费、违规招生,一经查实取消学校招生资格。三是畅通举报渠道:设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监督热线,及时收集举报信息,反馈核查结果。请广大家长通过正规渠道报名,勿信非官方承诺,共同维护教育公平。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市民林女士表示,她感觉优质公办学校学位还是特别紧张,听说2024年新增了一万多个公办学位,可还是不够。而且乡镇好多学校因为没生源要撤并,今年就要撤46所,这样下去城乡教育差距会不会越来越大?有没有什么办法平衡?

上线嘉宾答复,优质公办学位仍然较为紧张的问题。市教育局将指导各县(市、区)结合城镇化进程、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等,加快健全适应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教育资源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位供给和结构,通过新建、改扩建、挖潜扩容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人口流入地、学位紧缺地区的公办优质学位建设。

城乡教育差距的问题。撤并小规模学校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在保障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适当撤并部分小、散、弱的小规模学校,同步加强乡镇中心学校建设,保留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有利于更好地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同时,深入推进教育集团化和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持续开展整治行动

确保校园食品安全

学校食堂和直饮水的事,家长们一直很上心。听说有些学校整改了例汤供应、实行陪餐制度,但大家更关心食材采购到底透不透明,直饮水设备是不是真的能每月检测、台账能不能公开,这后续怎么保证监督能一直跟上?

上线嘉宾答复,关于校园食堂管理工作,近年来,市教育局出台了《梅州市中小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办法(试行)》《梅州市学校集中用餐陪餐制度(试行)》《关于规范学校食堂招投标工作的通知》等多项管理制度,持续开展了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可感可知的成果,校园餐质量稳步改善。

再次,对于校园食材采购的问题,我们主要通过大宗食材公开招投标方式选取优质供应商提供食材,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制度,规范出入库登记工作,构建“来源可溯,使用可控,去向可知”监管体系,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工作。

最后,按照《学校及托幼机构饮水设施卫生规范》和学校生活饮用水管理工作要求,学校向学生供应直饮水时,水质必须经检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方可供学生饮用。对水质处理器、输配水设备、水处理材料等相关涉水产品应索取有效卫生许可批件,并留档备案。各类涉水设备设施每学期使用前应进行排污、清洗和消毒,水质经检验达到GB 5749要求后方可使用。每次饮水设施清洗消毒后进行水质检测,检测结果宜在学校公告栏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