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铁血阳泉 抗战丰碑耀太行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8: 旅游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位于阳泉市狮脑山的百团大战纪念碑。

“铁血阳泉,千峰浴火铭英烈;丰碑太行,万壑凝辉铸忠魂。”这座位于山西中部的阳泉,犹如镶嵌在太行山麓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自然风光绚丽多姿,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而且在抗战时期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从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园的烽火印记,到草帽山抗战遗址及范子侠将军的英勇事迹,每一处抗战遗址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了英雄们的壮举。

独特文化孕育了这方红色土地独有的文化景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我怀着崇敬与缅怀之情,踏上了探寻阳泉抗战遗址的旅程。当年八路军抗日的主战场,今天依然让人思绪飞扬,热血沸腾。

狮脑雄峰

百团大战留英名

阳泉是一座山城,城市虽小却颇具特色,四周群山环绕,重峦叠嶂,山脚下,穿城而过的桃河水宛若流淌的飘带,为整个城市增添灵秀,给人以和谐之美。桃河两岸,建筑依山而上,沿河而落,铺排有序,错落有致,平常中蕴含独特不凡,苍莽中多有婀娜绚丽,雄浑里不乏秀雅细腻,极富山城特有的层次之美。从太原方向进入阳泉市区,沿桃河边一路前行,远远地,就能看到阳泉市区中心、座座高楼簇拥中的一座山峰,这是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狮脑山既是当年的百团大战战场,也是今天市民休闲的森林公园,“百团大战纪念碑”“百团大战纪念馆”就建在这座山上。绿树葱茏的狮脑山主峰顶上,百团大战纪念碑宛若一把笔直的军刃直插云霄。

整个园区坐北朝南,从低到高,由主碑、副碑、雕塑等组成。最高处是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平台,角上各一座副碑,拱卫着中间高耸的大理石百团大战纪念主碑,空中俯瞰,恰似一个巨大的箭头,直指正太铁路(现石太铁路),寓意当年百团大战以破袭正太铁路拉开序幕。主碑高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寓意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象征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抗击外敌的革命精神。三座副碑,形如军旗,象征着参战八路军129师、120师和晋察冀军区三支大军。副碑正背面,共镶着6块巨大的锻铜浮雕,生动地反映了百团大战中军民“出击”“破路”“攻坚”“支前”“转移”“胜利”的情景。纪念广场东西两侧设有4个烽火台,由蜿蜒起伏的“长城”连接,寓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纪念广场旁边是百团大战纪念馆,纪念馆展厅中“惊世壮举,辉煌战果”“英雄史诗,宏伟工程”“不朽精神,深刻教益”等展陈,生动地再现了百团大战的艰难历程与英雄伟绩。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军一面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一面在正面战场上集结重兵,阴谋进犯西南、西北,妄图迫使中国投降。在这紧要关头,为了有力地打击敌人,粉碎日军的侵略阴谋,争取华北战局更加有利于我军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形势,八路军从8月20日起至12月5日,在华北敌后出动105个团,约40万兵力,发动了规模最大、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

作为主战场的狮脑山,今天是这样的秀美安静,静静伫立在百团大战纪念碑前,仰望苍穹云卷飞扬,聆听远处松涛轰鸣,耳边仿佛一直回荡着当年枪炮的嘶鸣声及革命先辈的呐喊声。巍巍狮脑峰,浸透了烈士的鲜血,绵绵太行山,抗日先烈英魂永驻,他们的事迹昭如日月,永远激励着后人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草帽山上

夺占咽喉显神威

在狮脑山向西十多公里处的阳泉郊区南庄村的草帽山上,还保存有一处当年百团大战的战场遗址。草帽山,因山形貌似草帽而得名,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扼守原正太铁路狼峪车站(现测石站)。今天的草帽山上,苍松翠柏槐花飘香,环顾四周,草帽山主峰将军垴、十亩堰等高地上,几座炮楼碉堡、数百个单兵坑、上千米战壕……踪迹累累,斑驳遗存,当年日寇凭此据守正太铁路狼峪车站,猖狂掠夺山西的煤铁资源,妄图用“以战养战”的野心,实现征服中国的嚣张梦想。

狼峪车站是阳泉与寿阳的中间站,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拿下狼峪车站就相当于拿下阳泉站,草帽山因而成为了百团大战的重要战场。1940年8月20日傍晚,百团大战全面打响,阳泉地区以西的正太路中段,是这次破袭战的核心区域,承担这次任务的是八路军129师新编10旅。草帽山上阵地犬牙交错,呈扇形与狼峪车站相互钳制,致使我军虽多次组织强攻均未能奏效。“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动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面对困难,范子侠旅长毫不气馁,他带人化装成“日本兵”,引诱日军上当受骗,一举将狼峪车站的日军全部歼灭。接着,范子侠旅长又集中率部攻打草帽山阵地据点。日寇自以为铜墙铁壁的堡垒、工事,在范子侠率部的炮火中变成断壁残垣,经过激烈战斗终于攻占了高地草帽山。山河大地见证了这一切,也记住了这一切。

草帽山上,物史俱存,狼峪百团大战纪念碑、范子侠将军纪念亭静静地伫立山间,无言彰显着伟大而又蓬勃的精神力量。置身其间,仿佛穿越时空隧道逆行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抗日名将范子侠等民族英雄壮举跃然眼前,嘹亮的冲锋号声中,喊杀声顿起,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文/图 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