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蟹黄酱的春天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7: 梅花       上一篇    下一篇

□林日泉

一天上午,“阿发,看好了!”钟鼎声招呼儿子,将最后三味香料撒入石臼,空气中顿时炸开一股鲜香,“这三味就是我们钟家蟹黄酱的魂!”钟鼎声对儿子说。钟事发凑近石臼深吸一口气,那香气像会跳舞似的——先是蟹黄的鲜甜蹦出来,接着香料的醇厚转个圈,最后豆瓣酱的咸香稳稳落地。“爸,这比镇上醉仙楼的招牌菜还香!”二十岁的钟事发眼睛发亮。老钟头笑着用沾满酱料的手指弹了下儿子的脑门:“傻小子,醉仙楼的招牌菜用的就是咱家的酱料!”

三年后,当钟事发独自站在灶台前搅动蟹黄酱时,总会想起父亲那个带着酱香味的脑瓜崩。现在他每星期往镇上送三次货,醉仙楼的掌柜见了他都喊“钟老板”,可最近这声称呼听着有点虚。“钟老板,今天要两罐就够啦。”掌柜搓着手,“最近市面上蟹黄酱多得是,八块钱就能买一瓶……”钟事发心里“咯噔”一下。

回村路上,他特意拐去市场。好家伙!五六个摊位都在卖“客家蟹黄酱”。他拿起一瓶闻了闻,差点被香精味呛个跟头。“老板,尝尝!正宗客家风味!”摊主热情得像见了亲兄弟。“您这……蟹黄是金鱼变的吧?”钟事发指着橙得发亮的酱料。摊主哈哈大笑:“现在谁吃得起真蟹黄?这是‘经济版’!”

接下来的日子,钟事发的酱罐子开始在仓库里越积越多。更糟的是,村里接连有人吃劣质蟹黄酱闹肚子。卫生站的张医生摇着头说:“再这么下去,‘蟹黄酱’要变成‘泻黄酱’了!”

一个满月夜的晚上,钟事发对着父亲的遗像咕咚咕咚灌了半壶米酒,突然拍桌而起:“爹,您说的‘宁缺毋滥’我懂,但眼下得换个法子!”

第二天,全村做蟹黄酱的人家都收到了钟家的“英雄帖”——晚上请各位到屋子里大家聚一聚,并声明事关大家钱袋子!

夜幕降临,钟家的厅堂上热闹得像过年。十二户人家挤作一团,有人嗑瓜子,有人逗孩子,还有几个老叔公级别的人物为“谁家酱更鲜”争得面红耳赤。“各位阿叔大伯、叔婆伯姆!”钟事发站了起来,“我们的酱在镇上快成过街老鼠啦!”此言一出,全场鸦雀无声。钟事发掏出几瓶市场上买来的山寨版“蟹黄酱”给大家传看。李叔姆刚打开瓶盖就打了个喷嚏:“这哪是蟹黄酱,是胡椒粉拌胡萝卜吧?”

众人哄笑中,钟事发抛出重磅炸弹:“我们合伙开厂怎么样?统一配方、统一招牌,把‘客家蟹黄酱’做成金字招牌!”“说得轻巧!”李叔叼着一支烟冷笑,“谁不知道你们钟家酱最好?”“所以我把基础配方带来了!”钟事发“啪”的一声,拿出一本发黄的笔记往桌上放去,人群瞬间安静。受邀而来的村支书眯着眼看了半天,突然拍腿:“好!我们就叫‘钟鼎记’蟹黄酱,既大气又沾老钟的光!”

三个月后,村里一座废弃的仓库地上,魔术般地冒出一座蓝顶厂房。投产那天,第一瓶“钟鼎记”蟹黄酱下线时,全村人围着它像看新娘子似的。“乖乖,这颜色正得跟琥珀似的!”王婶说。

更神奇的是,这些贴着统一标签的蟹黄酱,第一批刚进县城卖出不久,就有来人催货。第二批货一出,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曾经的山寨版蟹黄酱纷纷下架。

春节分红时,会计念出的数字让几个婶姆直揉耳朵。李叔捧着钞票的手直哆嗦:“阿发啊,当初李叔错怪你了,你别介意。”钟事发笑着塞给老汉一瓶特制酱:“李叔,您不提我早忘了,来来,尝尝这个,我新调的香辣味!”

如今走进村子,连麻雀都知道往厂房方向飞——那里整天飘着让人流口水的香气。孩子们编了顺口溜:“钟鼎记,酱中王,拌饭能吃三大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