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各有时节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7: 梅花       上一篇    下一篇

□青禾

厨房的抽油烟机还在嗡嗡转着,我握着锅铲的手顿了顿。一旁的手机屏幕因为有人发信息而亮起,我设置为屏保的倒计时清晰显示着:“距离女儿30周岁生日,还有48天。”不用划开屏幕也知道,多半又是邻居阿红来问上周说的那个男孩。

我关了火,拿起手机,点开语音条,阿红的大嗓门从听筒里涌出来:“青姐,那小伙子条件真不错,虽然是外地人,但打算定居梅州。我看和你阿妹正合适。”我有些心虚,一边调小音量,一边瞥向客厅。女儿正蜷在长凳上看书,因为看得认真,眉不自觉地皱起。女儿长相显小,现在的她无论是穿着还是样貌,都和高中大学时相差无几。

小小声跟阿红回完语音,我端着刚炒好的苦瓜走出去。“阿红姨又来说亲了。”我把盘子放在桌上,故意加重了语气。女儿翻过一页书,没抬头:“妈,上次不是说过了吗,不合适。”

“你都没见真人,怎么知道不合适?”我拉开椅子坐下,“人家照片我看过,浓眉大眼的,看着就稳重。”

“妈,我都说过了,照片我也看了,实在是不合眼缘。你总要相信你女儿的眼光。”她合上书,语气里带了点无奈,“再说了,我要找的是能聊到一块儿去的人,不是简历上条件匹配的合作伙伴。你再看看人家的择偶条件,显然和我聊不到一起。”

这话她去年也说过。当时她姨给介绍了个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男孩,两个孩子一起吃了顿饭。女儿回来时我正在腌腊肉,她脱鞋时轻描淡写地说没感觉。我手里的盐罐晃了晃,腊肉上落了层白霜。“什么叫没感觉?人家房子都买在你单位附近。”

“他全程都在说自己,手机有多先进,新换的电车有多方便。”女儿弯腰换拖鞋,“我插不上话,也不想插话。”

那晚我翻来覆去没睡好。听着女儿房间传来的键盘声,心里像塞了团湿棉花。凌晨两点起来上厕所,看见女儿房间的灯还亮着,听到我的响动她立马关了灯,房间又陷入黑暗。

转过年来,谷雨刚过,她小姨又带来个消防员的消息。这次我学乖了,先跟女儿打商量:“就当认识个新朋友,不吃饭也行,见个面、坐一坐,总不碍事吧?”

她盯着电脑屏幕敲字,过了半晌,才说:“妈,我的生活节奏挺好的。”

我没再逼她,只是第二天见到我妹时,编了个“阿妹最近比较忙,天天加班”的借口。她小姨叹着气说,现在的年轻人太“挑剔”,我状似附和地点头,心里却想起,女儿上周带回家的草莓蛋糕。她说去见了一个网上认识很久的朋友,俩人因为追星认识,聊着聊着话题越来越多,这下终于“奔现”了。说这些的时候,她眼睛亮晶晶的,话也比平时多多了。

入夏后雨水多起来。某个周末傍晚,我和女儿在阳台收衣服,她忽然说:“妈,其实我不是不想谈恋爱。”我捏着衣架的手停住了,听她继续说,“只是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我一个人也能把日子过得挺好,何必勉强自己呢?”

晾衣绳上的T恤被热风掀得晃荡。女儿的话让我想起她刚上大学那年,背着双肩包站在宿舍楼下,挥手让我快走的模样。那时候她也是这样,眼里有股笃定的劲儿。

上周外甥女生日,我和姐妹们聚在一起,大家又说起孩子的婚事。转眼,小外甥的儿子都快上幼儿园了。女儿去看演唱会了没来,趁她不在,妹妹们又在说她屡次拒绝相亲的事,还说我“心太大”,女儿都三十了还不着急。我端着茶杯笑了笑,没像以前那样急着辩解,只是打开朋友圈,给她们看女儿看完演唱会顺带旅游的“游客照”。过几天去高铁站接女儿回家时,还在路口花店买了支向日葵带上。女儿打开车门时愣了一下,很是诧异:“妈,你今天怎么想起买花了?以前送你花你都不要。”

“看它开得好,灿烂!”我帮她理了理花瓣,“就像有些事,得等时候到了。”

周末去早市,瞥见水产摊的鲈鱼很新鲜,便买了条回来,女儿只爱吃清蒸鲈鱼。女儿起床时,餐桌上摆着绿豆粥和煎蛋。“台风天湿热,吃点清凉解暑的。”我说。她咬着煎蛋点头,忽然站起来,从房间里拿出个小盒子:“给你的,护手霜,上次看你炒完菜总挠手背。”

我拧开盖子闻了闻,是淡淡的薰衣草味。窗外的阳光把晾在阳台的夏凉被晒得蓬松,蝉鸣声一阵高过一阵。手机消息音又响了,这次我没看,只是把护手霜往口袋里塞了塞,起身去厨房蒸鱼。

锅里的水开始冒热气,我望着窗外那棵大榕树。它的叶子绿得发亮,冬春时节变黄掉落,再到春天又会长出新的嫩叶,它从来都按着自己的时节来。女儿的日子,大概也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