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以友润心,以善致远

日期:08-30
字号:
版面:4: 教育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李经宇(广东梅县东山中学高三级)

习近平总书记“懂友善”的嘱托如晨钟破晓,激荡着中华民族血脉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精神之浪。溯其本真,友善绝非悬于虚空的道德标签,而是扎根于华夏大地的深厚伟力:从客家“九族共粥”的族规垒起无血缘之塔,到六尺巷“让他三尺”的礼让镌刻和谐基因……吾辈应让对友善的选择成为本能,以行动为刃破隔阂,以共情为火融冰霜,以制度为规护星火,方能使友善之光照亮人间每一隅!

友善润心,于无声处润泽个体心田。“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东方智慧与现代心理学“助人者效应”隔空共振,揭示着友善的双向作用——友善既丰盈施者的灵魂,又维护着人之为人的尊严。友善的本质是跨越边界的主动联结,以身体力行填补人际隔阂。甲骨文中“友”像两只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表示人际关系的融洽。犹念东晋时期周处少时凶强侠气,乡邻以酒肉代刀兵进行友善教导,终使凶徒蜕变为护民贤臣。又思梅州市“孝老敬亲好媳妇”郑梅芳十二载肩擎风雨,在丈夫瘫卧、婆母病沉、小姑智残的绝境中,她躬身为三位至亲喂药拭秽、打工持家,见证客家家训“侍亲即本分,苦亦酿甘甜”的友善光芒。这些友善之举如春雨润心,悄然无声地滋养着灵魂深处的人性根芽。在现代社会,我们应以真诚和尊重破除成见,在现实社交中包容不同背景与观点,在网络空间理性参与讨论、拒绝标签化攻击,将善意转化为行动,共同照亮和谐前行的道路!

友善致和,于荆棘中重建公序通衢。当社会原子化的寒潮冰封了人际暖流,友善正如破晓之光,刺穿疏离的雾障,让无数孤独的溪流奔赴文明之江海。观六尺之巷,张英以“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胸襟消解宅基地纠纷,邻人感其诚亦退三尺,终成六尺巷佳话;看今日客都,邓燕红将客家山歌化入矛盾调解,张玲玲以围屋茶话消解邻闾心结——无数人民调解员正以“客家事客家解”的友善智慧,促进社会和谐,为社会治理注入温度。在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发展之速度与友善之温度同行,却往往事与愿违,遗忘了人性的本真:“键盘侠”以恶语割人如割草,网络戾气污染世道人心;共享单车私占横行,共享经济之光环屡受蒙尘。可见“友善”之舟若不得制度护航,亦会在洪流中寸步难行。幸见广东以《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柱架梁,梅州以共享车辆协同治理规整单车如雁阵齐飞……友善作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伦理和维系公序的隐形丝线,成功编织进社会制度与日常规范之中,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新生。

友善通融,于苍穹下共绘命运图卷。《礼记》有云“讲信修睦”,主张以友善承载道义弥裂痕、通万邦。当年客家先祖凭一支担杆(客家话,意为扁担)下南洋,怀友善之心将盐饼与同船人分食、将棕榈与当地人共享,以“九族外亲”的胸襟拓荒万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正是当代中国人对此跨越血缘的友善伦理的创新性发展。它摒弃了西方文明冲突论的狭隘,将下南洋分盐共济的客家智慧,扩展为国家间共商共建共享的行动准则。当客家侨胞在东南亚捐建的中文学堂书声琅琅,当“一带一路”为当地创造无数就业岗位——这份根植于中华友善基因的蓝图,正为人类文明困境提供破局之钥。

当月光漫过围龙屋的屋檐,客家童谣在晚风中低吟:“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这歌声里藏着郑梅芳照顾至亲的十二载岁月,飘着“客家事客家解”的梅花清香,回响着下南洋船上的担杆声。愿我们在心中种下友善的种子,在行动中遵循友善的准则,驭个人成长与社会前进之波涛勇毅前行!(指导老师:李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