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筑梦乡村 提灯引航

日期:08-30
字号:
版面:4: 教育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黄敬桃带学生参加比赛。 ▲黄敬桃在给学生上课。(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廖玉芳

他是一名体育老师,致力于用体育精神凝聚学生奋进的力量;他是一名科技辅导员,让科创之花在乡野绽放;他是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用一颗红心争当少先队员的引路人。他,是兴宁市大坪中心小学教师黄敬桃。

没有感人至深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只是千千万万乡村教师中的一员。扎根乡村七载,在这条教育的小径上,黄敬桃始终秉持初心,奋楫争先,以足球赋能成长、以科技启智求真、以队旗厚植情怀,在乡野课堂书写“三位一体”育人答卷,让山乡孩子的梦想照进现实。

以球润德

乡村少年踢出自信人生

2018年8月,黄敬桃入职大坪中心小学后便投身校园足球教育,面对家长 “踢球影响学习”的顾虑,他创新“运动+育人”模式,将训练与品格培养结合,用实效打消担忧。在体育训练中,黄敬桃融入挫折教育,鼓励队员“摔倒后微笑站起”。曾因失误哭泣的队员,在他的陪伴下逐渐开朗,不仅球技提升,更学会了坚韧与协作。

作为体育教师,他先后到梅县区丙村中心小学、兴宁市大坪兰亭小学、兴宁市大坪吴田小学等4所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支教;13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足球教练员培训,为教学注入专业力量。

担任体育教师的这些年来,黄敬桃带队斩获市级比赛冠军1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3次,5次获“道德风尚奖”;培养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全国分营最佳阵容队员、国家二级运动员2019届毕业生罗茹然;指导2020届毕业生丘秋梅在广东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主题征文中获三等奖。他本人于2019年12月获评“广东省校园足球优秀教师”,学校也先后被评为2018年“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2年“梅州市校园足球示范学校”、2023年“梅州市校园足球传统学校”。在黄敬桃的坚持和努力下,足球渐渐成为乡村孩子自信成长的“助推器”。

以创启智

乡土科创燃起希望火种

2019 年1 月起,黄敬桃兼任科技辅导员一职,承担学校科学和信息技术学科的一系列工作。那时,学校的科技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学生对科学缺乏认知,谈起科技创新,学生和家长们一致认为那是遥不可及的事。“科技创新不是发明家的工作吗,小学生能干什么?”

面对这些质疑和困境, 黄敬桃没有退缩,他将科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带学生在田埂观察作物生长,用日常材料制作简易航天航空模型;邀请全国劳模罗伟群,首批广东省科技教育名师主持人、梅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余顺欢,平远县科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徐振兴等专家入校授课,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科技前沿。他牵头成立科技教育团队,打造无人机、机器人足球、图形化编程、3D打印等特色课程,组建跨学科、跨区域、跨学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科研团队,开展“科创+生活”实践——从“防近视的镜框”到“击鼓龙舟模型”,让科学扎根乡土。

如今,无人机、机器人足球、掌控板、3D 打印制作等科技创新的学风在大坪山区田野间逐步蔓延,众多农村学生变成了科技小达人,树立了科学梦。

以情铸魂

乡村少年厚植家国情怀

2019 年10 起,黄敬桃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一职,他依托大坪镇“中央苏区”红色资源,让队旗在乡野飘扬。

为发扬革命传统、弘扬先烈精神,黄敬桃选聘优秀共产党员、英模代表担任校外辅导员,依托大坪革命苏区红色资源,结合“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少年儿童社会实践等活动,创新方式组织开展“寻访榜样力量,传承奋斗精神”、劳动教育、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组织队员寻访天河区驻大坪镇驻镇帮村工作队、全国劳模罗新辉、梅州市文明家庭古海平家庭、梅州市枫桥式派出所、梅州市最美基层民警刘辉泉等大坪身边的榜样先锋,增强队员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民族责任心。还组织队员走进家乡的消防站、卫生院、梅州市枫桥式派出所等场所,让孩子们在与不同职业从业者的交流中,全方位了解家乡运转肌理,将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紧密相连。

黄敬桃注重以实践育人,以“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志愿服务”“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文明先锋”等活动为载体,将劳动教育、思政教育融入少先队工作。所教的2023届毕业生黄凯鑫、黄柏坚分别获得“梅州市新时代好少年”“梅州市自强不息好少年”称号;他本人也于2023年8月获评“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工作者”。

七载春秋,黄敬桃从初出茅庐的教学新手蜕变为独当一面的“多面手”导师。面对城区学校抛来的橄榄枝,他始终坚守山区教育一线,用脚步丈量乡土,用真心浇灌童心。如今,他虽将奔赴新岗位,但这份扎根乡教的赤诚从未改变——足球场上挥洒的汗水、科创室里点亮的好奇、队旗下培育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他的教育血脉。作为抗疫“优秀志愿者”、连续三年的“兴宁市优秀党员”,他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担当,以“师者如舟”的信念,载着山乡孩子的梦想驶向更辽阔的天地。无论身在何处,那份“为乡村教育燃灯”的初心,终将在新的岗位上续写更动人的教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