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岭南书院(东山书院)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剪好的“囍”字,并教授他们剪纸技艺。(林翔 摄)
本报讯 (记者叶嘉瑶)8月29日晚,梅州市岭南书院(东山书院)灯火璀璨、琴韵悠扬,“星河织梦·古韵相逢”2025梅州市“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雅集在此举行。
活动由市文明办指导,市文联、广东梅县东山中学主办,梅州市岭南书院(东山书院)承办,结合乞巧民俗、古琴演奏、诗词朗诵、天文观测等多种形式,为市民带来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体验相结合的七夕文化活动。
当天19时30分,身着汉服的志愿者手提灯笼踏桥而来,带领市民在“星河许愿墙”写下“学富五车”“金榜题名”等心愿,仪式感满满。主持人现场科普七夕源于牛郎织女传说,而农历七月初七亦为魁星诞辰,自古便是读书人祈求“高中”之日。
20时,古琴雅集启幕。南粤古琴名士陈加驹率先演奏《关山月》,马修宾连弹《卧龙吟》《凤求凰》,罗舒媚以一曲《云水禅心》营造静谧意境。随后,陈加驹返场再奏《梅花三弄》《流水》,马修宾携《醉渔唱晚》《渔樵问答》接续,黄嫦红、叶雪红分别献上《秋风词》《普庵咒》。琴声在夜色中与虫鸣灯影交织,观众席地而坐,悠然聆听。
活动尾声,陈加驹轻抚琴弦,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响起,伴随着主持人深情朗诵,琴声与朗诵声交融,既溯中华文化之源,又应七夕相思之题,令全场沉浸于古雅悠远的艺术境界,活动气氛达到高潮。
活动现场互动区同样热闹纷呈。书院老师在“巧手穿针”工坊现场教学剪纸,孩子们手持红纸,挑战一分钟剪出“囍”字;天文爱好者架起望远镜,引导大家寻找牛郎织女星;“爱的影像”摄影角前,参与者身着汉服、手持团扇,定格一张张古风照片留念。
“这次活动把七夕的传统韵味和现代体验结合得恰到好处,让孩子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动手体验,特别有意义。”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谢女士说。
据悉,该活动是梅州市岭南书院2025年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此次活动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以沉浸式、互动型的创新形式,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体现了梅州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持续发展的文化活力。接下来梅州市岭南书院将继续发挥文化平台作用,推动本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