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浪漫七夕,安全至上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4: 民生一线·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 苑广阔

每到七夕佳节,不少市民都会用鲜花、蜡烛、气球等装饰营造浪漫氛围。然而,使用这些物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火灾的导火索。8月27日,北仑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了一场名为“七夕‘浪漫陷阱’”的安全实验,通过三组场景化实验,直观展现常见装饰材料在明火下的真实反应,为我们敲响一记沉重的警钟:那些看似美好的浪漫道具,稍有不慎,便会成为火灾的导火索。

实验结果显示,干燥花束在明火下不到0.5秒即可被引燃,环境温度瞬间飙升至600℃以上;“冷烟花”喷射口温度高达700℃–800℃,足以点燃条幅、气球等常见装饰;而蜡烛搭配花瓣、气球场景布置,哪怕只是一片花瓣飘落烛火,也可能引发“火烧连营”……一组组数据、一幕幕实验场景,无不揭示着一个残酷的现实:缺乏安全意识的“浪漫”,极易演变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现实中,因追求浪漫而引发的火灾并不少见。青岛男子草坪求婚放烟花引燃草丛、大连情侣广场表白烧毁绿化带……这些事件背后,是当事人对危险的无知与侥幸,是对“仪式感”的过度追求,而将安全常识抛诸脑后。我们不禁要问:所谓的浪漫,难道必须以安全为代价吗?

浪漫的真正内核,是心意,而非形式。一束鲜花、一段真心话、一顿亲手做的晚餐,同样可以传递深厚的情感。而那些需要动用明火、易燃物、爆炸品才能堆砌出来的“场面”,不仅潜藏安全风险,更折射出某种浮躁与虚荣——仿佛唯有夸张的形式才能证明爱的深度。殊不知,最高级的浪漫,恰恰建立在“对方平安,自己心安”的基础之上。

因此,在佳节来临之际,我们亟须倡导一种“安全型浪漫”文化。年轻人应主动了解装饰物品的火灾危险性,避免使用干燥花、冷烟花、明火蜡烛等高风险道具;如确需营造氛围,可选用电子蜡烛、LED灯串、鲜花等替代品;场地选择也需避开绿化带、仓库、住宅区等易燃场所。

消防部门的实验和提醒,绝不是要给浪漫泼冷水,而是希望用最直观的方式唤醒人们的安全意识。真正的爱情,不应行走在火灾和危险的边缘;真正的佳节,不应以灾难和悲剧收场。愿每一份真心,都能在安全的前提下被温柔接纳;愿每一次七夕,只有笑语,没有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