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15分钟医保服务圈”让百姓幸福感更强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4: 民生一线·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 朱双玲

医保惠及民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我市医保部门着力建设医保便民服务站点,不断完善“市-县-镇-村”四级经办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医保服务质量,积极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据统计,目前我市共设立2151个医保便民服务站,实现基层镇村全覆盖。(详见《梅州日报》8月28日1版)

近年来,我市医保部门以服务下沉为核心,依据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分布情况,合理设置医保便民服务站(点),有效解决资源分布不均和服务短板问题。四级经办服务体系的建成,将医保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让梅州市民从“跑县城”转变为“家门口”办业务,这不仅是地理距离的缩短,更是政府服务理念与效能的飞跃,如此贴心且有力的身边服务,深受群众喜爱,值得推广。

好事办好,贵在“好办”。老年人对医保需求迫切,但往往不知如何办理,此时“好办”就显得尤为重要。雁洋镇村民林先生和高血压患者陈伯的体验告诉我们,真正的惠民政策,让百姓幸福感更强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口号,而在于能否让一位老人方便地拿到降压药、让一位父亲不必为新生儿办医保而奔波,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真切。我市依托覆盖所有镇(街)、村(居)的“粤智助”可办理35项医保高频经办业务和咨询事项,让群众能够家门口办、就近办,是一项实打实的便民惠民利民举措,饱含民生温度。

“15分钟医保服务圈”是一项系统工程,建好用好还需下好一番绣花功夫。近年我市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为建立“15分钟医保服务圈”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现实参考。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一方面应继续打通数据壁垒,利用好“互联网”等技术,进一步推行“指尖办”“网上办”。并逐步将更多高频医保业务纳入基层服务站办理清单,如异地就医备案、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等,让“15分钟圈”不仅“近”,更“全”。另一方面,应加强基层医保经办人员培训,提升医保服务专业化水平,这样才能让“15分钟医保服务圈”更好发挥出应有作用。

医保服务的“小站点”之所以能服务“大民生”,是因为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期待这一模式不断完善推广,推出更多暖民心、顺民意、解民忧的举措,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助力“健康梅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