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图
■ 余明辉
暑期收尾,“小候鸟”们揣着与父母团聚的回忆,踏上返校路。这本该是新学期前的温馨过渡,可部分家长的选择,却给孩子上了一堂糟糕的“开学安全课”——为图省事、省点钱,把孩子塞进超员的车里,让归程变成了与危险同行的“冒险”。
重庆警方近期查获的案例,每一起都触目惊心:G93高速上,9座客车硬塞13人,9名孩子挤在缝隙里,连舒展身体都难;G42高速的9座车,塞进10人,6名“小候鸟”蜷缩着,连安全带都系不上;更离谱的是另一辆9座车,不仅实载15人,还没挂牌照,竟敢拉着6名孩子跑高速。
最让人揪心的,不只是超员本身的危险,还有成年人传递的错误信号。司机被抓后,非但没有反思,反而抱怨“被抓了算自己倒霉”,把违法当“运气不好”;家长明知超员危险,却觉得“多坐一个没事”“凑合下就到了”,把孩子的安全当成“可妥协”的小事。新学期还没开始,孩子先从大人身上学到“安全规则可以变通”“危险能靠侥幸躲过”——这样的“开学安全第一课”,无疑很糟糕。
要给“小候鸟”上好真正的“开学安全课”,得从成年人身上先“补课”。交管部门的查处不能只“罚”不“教”。查到超员车,除了对司机依法处罚,更要对乘车的家长和孩子进行警示教育,让他们看超员事故的现场视频。只有让成年人亲眼感受到危险,他们才能给孩子传递正确的安全观。
学校和社区得主动“搭把手”。开学前,学校可以通过线上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专门讲“返乡安全”;社区可以在务工人员集中的小区设宣传点,用漫画、短视频的形式,给家长算“安全账”——省几十块车费,可能要付出孩子受伤的代价,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更关键的是,要让“安全的路”比“危险的路”更好走。很多家长选择超员车,不是故意冒险,而是正规车票难买、坐车不方便。相关部门可以在暑期尾声加开“小候鸟返校专列”,在工业区、城中村设上车点,直接把孩子送到学校附近;还可以联合客运公司推出“亲子返程套餐”,给“小候鸟”家庭优惠票价。
新学期“安全课”,不该从超员车开始。“小候鸟”们需要的,不是家长“图方便”的妥协,不是司机“碰运气”的违法,而是成年人用行动告诉他们:安全是底线,规则不能破。只有把每一步安全措施都做到位,才能让孩子带着正确的安全观走进校园,开开心心开学,平平安安成长。